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聤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84页(1361字)

耳科病证名。

指耳中有黄色脓液溢出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48《小儿杂病诸候·聤耳候》:“耳,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气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即生脓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积成热,亦令脓汁出,皆谓之聤耳。

”又称脓耳、耳漏,指现代医学之急、慢性中耳化脓性炎症。

因小儿咽鼓管具有平、直、短、宽的特点,易受鼻咽腔来的浊邪侵犯,所以本病多发于婴幼儿。根据患病时间、临床症状多分为急性聤耳和慢性聤耳。

急性聤耳多因外感邪毒,内有肝胆郁火或胎热遗毒窜犯于耳所致。初起多为风热在表,化脓期则为热毒在里,恢复期则余邪留恋。

风热相搏证可见畏寒发热,头痛,耳痛,听力下降,婴幼儿常抚摸病耳,不肯向一侧安卧,或常见以头摩擦枕头,脉数。

治宜辛凉宣表,解毒止痛,轻者选方桑菊饮,重者银翘散加减。热毒炽盛证可见小儿神烦不宁,哭闹不止,高热不退,幼小婴儿病情严重者可有神昏、抽搐、项强出现,耳膜自溃或切开可见脓液流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治宜清肝泻胆、解毒排脓,方选胆泻肝汤加减,出现惊厥、抽搐,邪陷厥阴、热极生风者,应清热熄风镇惊,上方加羚角;神识昏迷,逆传心包,加服紫雪丹、安宫黄丸之类。

余邪留恋证可见身热渐退,疼痛缓解,流脓减少,脉舌亦渐正常。治宜甘寒解毒,清泄余邪,方选五味清毒饮加减。若听力下降者,加菖蒲、路路通;脓水尚多者加白术、米仁;正气未能恢复者加党参、黄芪。

此外,初期剧痛阵作,可滴盐卤,每天2~4次,每次2~3滴,保留;化脓期疼痛剧烈,呈跳跃性者,可切开排脓;如自溃而穿孔太小,也可予以扩大,以利排脓畅通,并用30%黄连液或30%黄柏液,每次2~3滴,每天3~4次。

一般急性聤耳,通过适当治疗,穿孔常能自行愈合,听力多少恢复。如治疗不及时,则可转成慢性。急性聤耳6~8周而尚未痊愈者,则称为慢性聤耳,大多由急性聤耳转化而来,亦有少数如咽鼓管传来的感染所致。患有先天性不足或全身性慢性消耗性疾病,抵抗力薄弱,也是本病的诱因。

慢性聤耳不仅发作频频,脓水浸淫,而且影响听力,故应积极治疗。

一般而言,气血两虚、或阴虚、或阴虚阳亢为本,余毒未尽,结聚耳中为标,病程缠绵难愈。气血两虚临证可见耳内流脓,时干时发,一般在感冒、渍水、疲劳后发作。治宜益气补血,扶正祛邪,方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加味。

若脓色黄稠,热毒较重者,可加菊花、银花;湿热内蕴,脓液过多者,加黄柏、苍术、车前子等。阴虚者证见心烦潮热,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补肾为主,方选六味地黄汤、左归饮。若湿热偏重,脓气臭者,可加黄柏、菊花、白芷等。

阴虚阳亢者,证见脓少而恶臭,常有肉芽样物,容易出血,伴有头痛,眩晕,口苦咽干,烦躁多怒,大便干结,小便黄而少,舌质红,脉弦数。治宜滋阴潜阳,清肝柔木,方选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

若出现抽搐惊厥者,是昏厥的先兆,急宜控制,可加钩藤、地龙、蜈蚣、全蝎,严重者,加服羚羊角;阴液暗耗、口干多饮者,加麦冬、知母;潮热骨蒸、阴虚内热者,加地骨皮、丹皮;脓液中有血迹者,为邪热伤及血络,可加侧柏叶、丹皮、赤芍等。也可先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脓液,后用30%黄连液或黄柏液滴入,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使药物充分渗入。

上一篇:檰芽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