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595页(999字)
中药名。
见《本草拾遗》。别名:菜、蒙华、鹤顶草、红落藜、落藜。
为藜科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幼嫩全草。一年生草本,高0.4~2米。茎直立,具棱和绿色条纹。叶互生;下部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钝,边缘有牙齿或作不规则浅裂,基部楔形;上部叶片披针形,下面常被白粉。
花小形,两性,黄绿色,每8~15朵聚成一花簇,许多花簇集成大的圆锥花序;花被片5,卵形,背部中央有绿色隆背;雄蕊5,伸出花被外,柱头2,不露出于花被外。胞果稍扁,近圆形,包于花被内。
花期8~9月。果期9~10月。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同属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西藏等地区与藜同等入药。
6~7月采收,鲜用或晒干。味甘,性平,微毒。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煎水漱口或熏洗;或捣涂。①治痢疾腹泻:红落藜全草30~60克。煎水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皮肤湿毒,周身发痒:红落藜全草、野菊花,等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③治疥癣湿疮:红落藜茎叶适量,煮汤外洗。
④治毒虫咬伤,癜风:红落藜茎叶,捣烂外涂。⑤治龋齿:红落藜适量,水煎漱口(③方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⑥治白癜风:红落藜2.5千克,茄子根茎1.5千克,苍耳根茎2.5千克。上药晒干,一处烧灰,以水1斗,煎汤淋取汁,却于铛内煎成膏,以瓷合盛,别用好通明乳香15克,生研,又入铅霜0.3克,腻粉0.3克相和,入于膏内,别用炼成黄牛脂60克,入膏内调搅令匀,每取涂摩所患处,日3用之(《圣惠方》)。全草含挥发油。叶的脂质中68%是中性脂肪,内含棕榈酸、廿四烷酸、油酸、亚油酸及谷甾醇、廿九烷、油醇、蜡等。
根含甜菜碱、氨基酸、甾醇、油脂等。种子含油5.54%~14.80%。藜可供食用,也可作饲料或药用。食藜后经日光照射,可致“藜日光过敏性皮炎”。此病似与女性内分泌变化有关。将藜的70%醇浸剂用于蛙、蟾蜍、鸽、小鼠、豚鼠、兔等,对呼吸先兴奋后抑制,终因呼吸麻痹致死;亦有降压和抑制心脏的作用;能增加平滑肌器官的运动,对末稍血管主要是收缩;对骨胳肌和运动神经常呈麻痹作用;但连续用于兔和小鼠,可逐渐产生习惯性,使麻痹作用减弱,同时耳壳、四肢、尾根等处发生充血、浮肿、出血等症状,且可因紫外线照射而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