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鳖甲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619页(1497字)

中药名。

见《神农本草经》。别名:上甲、鳖壳、团甲、鳖盖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Amyda sinensis(Wiegmann)的背甲。体呈椭圆形,背面中央凸起,边缘凹入。

腹背均有甲。头尖,颈粗长,吻突出,吻端有1对鼻孔。眼小,瞳孔圆形。颈基部无颗粒状疣;头颈可完全缩入甲内。

背腹甲均无角质板而被有软皮。背面橄榄绿色,或黑棕色,上有表皮形成的小疣,呈纵行排列;边缘柔软,俗称裙边。腹面黄白色,有淡绿色斑。背、腹骨板间无缘板接连。

前肢5指,仅内侧3指有爪;后肢趾亦同。指、趾间具蹼。雄性体较扁,尾较长,末端露出于甲边;雌性相反。

多生活于湖泊、小河及池溏旁的沙泥里。

6~7月间产卵。分布很广,由东北至海南岛以及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地。3~9月捕捉,捕得后,砍去鳖头,将鳖身入沸水内煮1~2小时,至甲上硬皮能脱落时,取出,剥下背甲,刮净残肉后晒干。完整的干燥鳖甲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7~15厘米,厚约5毫米。

背面微隆起,灰褐色或黑绿色,并有皱褶及突起状的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甲中央有不显明的骨节隆起,两侧各有8条明显的横向的锯齿状衔接缝,左右边缘可见8对齿状突起,呈类白色。甲里面白色,中央有突起的背椎骨,两侧各有8条肋骨。质坚硬,衔接缝处易断裂。气微腥,味咸。

以个大、甲厚、无残肉、洁净无腐臭味者为佳。主产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湖南、浙江、江西等地。

鳖甲:用水浸泡,去净皮肉,洗净、晒干。醋鳖甲:先取净砂入锅内炒热,然后加入净鳖甲,炒至表面微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砂子,置醋盆内略浸,取出,用水漂洗,晒干。

(每鳖甲100斤,用醋30斤)味咸,性平,无毒。入肝、脾经。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治劳热骨蒸,阴虚风动,劳疟疟母,癥瘕痃癖,经闭经漏,小儿惊痫。

本草纲目》:“除老疟疟母,阴毒腹痛,劳复,食复,斑痘烦喘,妇人难产,产后阴脱,丈夫阴疮,石淋,敛溃痈。”内服:煎汤,9~24克,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脾胃慢衰,食减便溏或孕妇慎服。

①治男女骨蒸劳瘦:鳖甲1枚,以醋炙黄,入胡黄连6克,为末。青蒿煎汤服方寸匕(《千金方》)。②治老疟久不断者:先炙鳖甲,捣末,方寸匕,至时令3服尽。③治温疟:知母、鳖甲(炙)、常山各60克,地骨皮90克,竹叶1升(切),石膏120克。

上以水7升,煮2升5合,分温3服。忌蒜、热面、、鱼(②《补缺肘后方》)。

④治癥癖:鳖甲、诃黎勒皮、干姜末。等分为丸,空心下30丸,再服(《药性论》)。

⑤治心腹癥瘕血积:鳖甲30克(汤泡洗净、米醋浸一宿、火上炙干,再淬再炙,以甲酥为度,研极细),琥珀9克(研极细),大黄15克(酒拌炒)。

上共研细作散。每早服6克,白汤调下(《甄氏家乘方》)。⑥治妇人漏下五色,羸瘦、骨节间痛:鳖甲烧令黄,为末,酒调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⑦治卒腰痛不得俯仰:鳖甲1枚(炙,捣筛)。服方寸匕,食后,日3服(《补缺肘后方》)。⑧治石淋:鳖甲杵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三,下石子瘥(《肘后方》)。

⑨治阴虚梦泄:鳖甲烧研,每用一字,以酒半盏,童尿半盏,葱白七寸同煎,去葱,日晡时服之,出臭汗为度(《医垒元戎》)。⑩治小儿痫:鳖甲炙令黄,捣为末,取3克,乳服,亦可蜜丸如小豆大服(《子母秘录》)。⑾治痈疽不敛,不拘发背一切疮:鳖甲烧存性,研掺(《怪证奇方》)。

⑿治肠痈内痛:鳖甲烧存性,研,水服3克,日3次(刘禹锡《传信方》)。⒀治丈夫阴头痈肿:鳖甲1枚,上1味,烧焦末之,以子白和敷之(《千金翼方》)。

鳖甲药材

上一篇:颤振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