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肝藏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221页(729字)

基础理论名词。

出《灵枢·本神》。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贮藏于肝脏,供全身脏腑组织维持正常活动及筋骨运动之需。

人体各部分的血液流量,常随着人体的活动、情绪的变化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当活动剧烈、情绪激动时,肝脏把所贮存的血液输出,以供全身的需要,这时血液的流量就会增加。而当休息安静及情绪稳定时,由于机体活动减少,部分血液便藏之于肝。

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正是说明了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功能就会异常,既能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也易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例如,肝血不足,上不能滋养于目,外不能濡润于筋,就会出现两目昏花,视物不清,筋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妇女的月经量少,经闭等症。所以《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的运行,不仅需要心、肺之气的推动和脾气的统摄,而且还需要肝疏泄功能的协助,才能保持气机的调畅使血行不致瘀阻。

因为肝主藏血,又主疏泄,如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才能畅达,气行则血行,血流不阻滞,说明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唐容川所谓“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过郁,则血脉得畅,”(《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就是这个道理。

疏泄太过或不及均可影响肝的藏血功能。

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则血也可随之而瘀,瘀血阻滞经脉,就可见到胸胁刺痛,经行不畅有块,甚或闭经,癥瘕,以及《血鼓》所说的“蟹爪纹路”或“血丝缕”等症;若疏泄太过,气机紊乱,血不循经,就可出现衄血、呕血、吐血及妇女血崩等病症。

上一篇:肝痹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