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苦地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391页(750字)

中药名。

见《中药志》。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全草。多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出,高15~30厘米。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东北等地。

夏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切段。药材为干燥皱缩全草,长5~10厘米,叶具长柄;叶片3回羽状深裂,裂片狭细。叶腋有淡紫色小花,或长椭圆形扁平的荚果,表面灰绿色,内含数粒扁圆形、黑色的种子。性寒,味苦,有小毒。

入心、脾经。

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内服:煎汤,3~9克(鲜者30~60克);或捣汁。

外用:捣敷。①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地丁30克,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②治痢疾:地丁草配火线草、地榆,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③治指头感染初起,淋巴管炎(红丝疔)红肿热痛:地丁、野菊花各30克。

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④治疔肿:鲜地丁、葱白、生蜂蜜捣敷。

⑤治湿热疮疡:地丁3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大青叶9克。水煎服(④、⑤方出《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全草含10多种生物碱。从其中得到苦地丁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另含香豆精类内酯、甾体皂甙、酚性物质、中性树脂和挥发油等。药理实验表明: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其水提取物(1∶80)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用全草制成苦地丁注射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有体外抗菌作用。毒性很小,小用相当于人用量的120倍左右(8毫升/千克)腹腔注射,未见死亡,用10毫升/千克则有3/10死亡。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用青绿色或黄绿色具有角果之苦地丁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小儿酌减,每日2次。

上一篇:苦瓜焖鸡翅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