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唇
书籍:中医辞海中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693页(446字)
①内科病名。
又名茧唇风,白茧唇。见《张氏医通》卷8:“皱裂如蚕茧者,名曰茧唇。……或因七情火动伤血,或因心火传脾,或因厚味积热伤脾。”《医碥》卷4:“唇虽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亦有唇下肿如黑枣者,亦有不肿缩紧入起白皮者名紧茧。皆烦热所致,治须润燥清火消风,大概以养血为要,肾虚者,内热口干,吐痰,体瘦,济阴地黄丸,肝火,柴胡清肝散,胃火,清胃散,脾经风湿,泻黄饮子。”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热;或水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
初起口唇部出现豆粒大硬结,逐渐增大,白皮皱裂,形如蚕茧,或翻花如杨梅,如灵芝、如蕈状不一,溃破后时流血水,溃面高低不平,覆有痂皮;后期出现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治宜润燥生津。
方选清凉甘露饮。若唇燥便秘,宜通便泄热,方选凉膈散;若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等。外治以蟾酥锭醋磨调敷。本病亦名紧唇、沈唇,见该条。
②口科病名。指生于口唇部的一种顽症。见《疮疡经验全书》卷1。
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
相当于唇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