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脚柑
书籍:中医辞海中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27页(473字)
中药名。
出《生草药性备要》。别名:干草,细独脚马骝,金锁匙,地莲芝。为芸香科植物独脚金Striga asiatica(L.)O.Ktze.的全草。
一年生草本,高8~15厘米。生于平原和丘陵的草地,常寄生其它植物的根上。分布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地。
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干燥的全草,全体呈黄褐色或绿褐色,茎细,被灰白色糙毛。
叶线形或披针形,多数脱落。中部以上为稀疏的穗状花序,除少数未结果的植株可见干枯的花冠外,其余大部都已脱落。萼管状,蒴果黑褐色,内藏于萼筒中,花柱残存,种子细小,黄综色。以植珠完整,带绿色、无泥砂杂质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等地。味甘淡,性平,有微毒。清肝,健脾,消食,杀虫。治小儿疳积,伤食,黄肿,夜盲。内服:煎汤,6~15克。①治小儿疳积,夜盲:独脚柑9~15克。
和猪肝煮热服,日服1次。(《闽南民间草药》)②治小儿伤食:独脚金干全草,截叶铁扫帚各9~15克。
水煎服。
③治夜盲:独角金干全草15~30克,配家禽畜肝脏煮服,(上2方出《福建中草药》)含氨基酸、有机酸、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