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81页(1328字)
病名。
是前列腺的恶性病变。60岁以上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逐渐增高。
过去认为我国发病率不高,但根据近年上海、北京等地统计表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也日渐增高。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本病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属癃闭、悬痈等范围。
①病因病机: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老年人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关系密切,另外可能与工业致癌物质有关。前列腺癌95%为腺癌,多发自后叶被膜处,也可为多源性。
常起自受压萎缩腺体,也可发生于正常腺体或新生球形组织中。肿瘤大小不等,边缘不清,质硬,切面呈灰白色。
该病可向附近组织器官浸润,并可通过淋巴、血行转移。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酒浆,湿热内蕴,热毒结聚;或情志不调,郁怒伤肝,肝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瘀交阻,结于下焦发为本病。也可由房事不节,房劳过度,损伤肝肾,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成。②该病应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结石相鉴别:前列腺增生,直肠指诊其结节多为对称性,质韧光滑,中间沟平浅,并可推动。
而前列腺癌则绝大多数瘤体坚硬,固定,表面呈结节状或不规则状,累及精囊时可在精囊部触及牛角状硬韧肿块,经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前列腺结石,一般不表现出排尿障碍症状,直肠指诊可触及硬节或摩擦感,但腺体多不肿大,表面光滑,中间沟多存在,运用B超及X线照片可确诊。③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差别很大,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当肿瘤引起膀胱颈及后尿道梗阻时,则出现尿细如线,尿频,夜尿增多,可伴有腰背痛,并向会阴、直肠、下肢放射。
晚期则出现肿瘤转移部位症状及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消耗症状。
中医治疗多以辨证论治为主。湿热瘀阻者,相当于前列腺癌早期,可无临床症状,或有小便不畅,会阴部不适,可伴见小便赤涩,舌暗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涩。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方用萆薢分清饮加桃仁、当归、半枝莲等。
肝肾阴虚者,相当于前列腺癌中期,可见排尿不畅,尿细如线,尿频,夜尿增多,腰背疼痛,并向会阴、直肠、下肢放射,伴见头晕耳鸣,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等。气血亏虚者,相当于前列腺癌晚期,多见尿细如线,甚则尿闭,尿痛,并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主要适于早期或中期者),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适于中晚期者)。
④现代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前列腺癌的发病过程中细胞的遗传学损伤起着重要作用。
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变化有关。ras基因突变虽少见,但ras基因扩增和过量表达可能作为更常见的活化形式影响着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前列腺癌细胞系中Rb基因突变提示Rb基因参与前列腺癌发生;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生长速度和对雄激素的依赖程度受到P53突变的影响。
目前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直肠指诊、前列腺特异抗原、经直肠超声、前列腺针刺活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细针吸出、流式细胞计分析及核磁共振显像等,这些技术单独或合并使用,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