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96页(1532字)
中药名。
见《东北药植志》。别名:穿龙骨,穿山骨,火藤根,串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的根茎。多年生缠绕草本。根茎横走,圆柱形,黄褐色。茎左旋,长达5米,近乎无毛。
叶具长柄,互生,卵形。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异株。
蒴果椭圆形,具3翅。种子具长方形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林边。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药材:干燥根茎,呈长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具多数不规则的分枝。外表土黄色,有多数细纵纹及突起的须根残基。质坚硬,断面淡黄色,粉性。
性平,味苦。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
治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东北药植志》:“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陕西中草药》:“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煎汤,15~30克(鲜者30~60克);或浸酒。
外用,鲜品捣敷。①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鲜穿山龙根茎60克。水一壶,可煎用五、六次,加红糖效力更佳(《东北药植志》)。
②治劳损:穿山龙15克。水煎冲红糖、黄酒。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③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穿山龙60克。白酒500克,浸泡7天。
每服30克,每天2次。
④治闪腰岔气,扭伤作痛:穿山龙15克。水煎服(上二方出《河北中草药手册》)。⑤治疟疾、火藤根9克,青蛙七、野棉花各6克。
发病前水煎服。⑥治痈肿恶疮:鲜火藤根、鲜苎麻根等量。捣烂敷患处(上二方出《陕西中草药》)。⑦治慢性气管炎:鲜穿山龙30克。
削皮去根须,洗净切片加水,慢火煎2小时,共煎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10日为一疗程(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现代临床用之:治疗慢性气管炎:应用穿山龙片剂,第一疗程每日2次,每次2片;第二疗程每日3次,每次2片,均以10天为一疗程。临床证明穿山龙片对咳、痰、喘、炎均有疗效,尤以镇咳、祛痰作用较强。在中医分型方面,以脾湿型的疗效较高。亦有用穿山龙配合黄芩、桔梗制成复方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6天为一疗程。
实验证明此注射液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都有抑菌作用。治疗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取穿山龙根洗净、切片、晒干。成人每天90克,小孩每天60克,早晚各煎服1次。
治疗甲状腺瘤和甲状腺机能亢进:取穿山龙根茎干品5000克切片或研粉,以60度白酒50千克浸泡1周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每1000毫升浸液中蒸出白酒600毫升后即成或穿山龙浸膏。
日服3次,每次10~20毫升。含薯蓣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总皂甙水解产生薯蓣皂甙元。薯蓣皂甙元和含量约1.5%~2.6%。
根茎中尚分离出少量25-异-螺甾-3,5-二烯。药理研究表明:本药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小鼠口服总皂甙、水溶性或水溶性皂甙、分子筛1号或腹腔注射煎剂,具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
但水溶性皂甙祛痰效果不明显,镇咳有效部分主要在极性最强的部分,此外甾体皂甙在较大剂量时也有效。祛痰主要有效成分是甾体皂甙类。
平喘作用:豚鼠口服分子筛1号有平喘作用。煎剂对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都有预防作用。平喘有效成分在极性最强的部分及甾体皂甙,但均需较大剂量方有效。对心血管的作用:总皂甙10毫克/千克能显着降低兔血胆固醇及血压,延缓心率,增强心收缩振幅,增加尿量,降低β/α脂蛋白比例,改善冠状循环,认为对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效。
穿龙薯蓣 1.根茎 2.果枝
穿山龙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