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破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99页(775字)
中药名。
出《岭南采药录》。别名:柘根,川破石,地棉根,拉牛入石,黄蛇。
为桑科植物小柘树Cudrania Cochinchinensis(Lour.)Kudo et Masam.或柘树Cudrania tricuspi data Bur的根。
常绿直立或攀援状灌木,高2~4米。生于山坡、溪边、灌丛中。分布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全年可采。挖出根后,削去支根,洗净,截段晒干,或切片晒干。
干燥根呈圆柱形,极少分枝,粗细不一,粗者可达5~6厘米。
外表栓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有细密横皱纹,菲薄如纸,极易脱落;栓皮脱落后,表面现灰黄色,并有棕黄色或橙黄色斑块。
质坚硬。横切面皮部薄,纤维性;木质部发达,黄色,满布细小密集的针孔状导管。
中心或有小的髓部。以皮色黄,根条匀,无须根者为佳。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洗净,润透,斜切薄片,晒干。
味淡微苦,性凉。祛风利湿,活血通经。
治风湿关节疼痛,黄疸,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内服:煎汤,6~12克(鲜者30~60克);或浸酒。
外用:捣敷。孕妇忌用。①治肺痨,风湿:穿破石、铁包金、甘草。同煎服(《广东中药》)。
②治体虚白带:柘树根3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③治挫伤:葨芝根和糯米捣敷(《浙江中药资源名录》)。④治小儿心热,重舌,鹅口:柘根5升。
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煎,取5合。细细敷之,数数为之(《千金方》)。⑥治疗急、慢性肝炎:取穿破石1000克,五指毛桃250克,葫芦茶150克。加水浸过药面煮2次,药液合并浓缩至1500毫升,加白糖300克,及防腐剂,静置过滤。每次45毫升,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及较重的肝炎日服2次,轻症慢性肝炎日服1次,均以30天为一疗程。小柘树根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