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扁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930页(1314字)

①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藊豆,眼豆,茶豆,南豆,小刀豆。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白色种子。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米。

3出复叶;小叶片阔卵形,托叶细小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花冠蝶形,白色;雄蕊10;子房线形。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种子,长方状扁圆形,白色、黑色或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立冬前后采摘取成熟荚果,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角质。味甘,性平。

入脾、胃经。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本草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煎汤,9~18克,或入丸、散。治霍乱:扁豆1升,香薷1升。以水6升煮取2升,分服。单用亦可(《千金方》)。治消渴饮水:白扁豆浸去皮,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30丸,天花粉汁下,日2服。忌炙煿酒色。

次服滋肾药(《仁存堂经验方》)。治水肿:扁豆3升,炒黄,磨成粉。

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9克,小儿用3克。灯心草汤调服(《本草汇言》)。

治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用米饮每服6克(《永类钤方》)。治恶疮连痂痒痛:捣扁豆封,痂落即瘥(《补缺肘后方》)。种子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植酸钙镁、泛酸、锌。种子中尚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并含有对小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的高分子部分和低分子部分中都有;尚含豆甾醇、磷脂、蔗糖、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豆荚含哌啶酸-2。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对、羊红细胞并无凝集作用。在扁豆中可分出二种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凝集素甲不溶于水,无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于食物中喂大鼠,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引起肝脏的区域性坏死;加热后则毒性作用大见减弱,凝集素甲是粗制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凝集素乙可溶于水,有抗胰蛋白酶的活性。

有人测得其分子量为23688,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为非竞争型的。在15~18C(pH3~10)可保持活力30天以上。蒸压消毒或煮沸1小时后,活力损失94%~86%。

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不能被一般蛋白酶分解,在体内不易消化,在1毫克/0.1毫升浓度时,由于抑制了凝血酶,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秒延长至60秒。

印度产扁豆喂食大鼠,有降低血糖及血清胆固醇的作用。②药膳。

见《药膳偏方》。扁豆、白糖、油各150克,黑芝麻10克,核桃仁5克。

扁豆沸水煮半小时,捞出留豆去皮,豆加水上笼蒸2小时,取出,沥水,将豆捣成泥,黑芝麻炒焦研细。锅放油烧热,入豆泥,煸炒,放糖,再放猪油、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调匀,稍炒即成。随意食。功能健脾胃,补肝肾,润五脏。

主治脾肾虚弱之大便燥结,须发早白。

扁豆 1.花枝 2.果实 3.花

扁豆药材

上一篇:扁竹根 下一篇:扁豆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