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象学说
书籍:中医辞海中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089页(527字)
基础理论名词。
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研究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象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阐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并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津液、精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联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脏象学说吸取了阴阳五行的理论,对诊治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脏象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但其发展,主要基于“有诸内,必须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必然大大地超越了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理论体系。因此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的概念。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脏象学说中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所以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能与现代解剖学中的同名脏器完全等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