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119页(713字)
病名。
又名注夏、泄夏。①以暑天怠惰嗜卧,眩晕乏力,心烦多汗,饮食不思,或有低热等为临床特点。
由暑湿之气,损于脾胃元气,耗伤阴津所致的一种病证。见《丹溪心法》卷1。
《时病论》:“疰夏者,每逢春夏之交,日长暴暖,忽然眩晕,头痛,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是也。”本病多由素体虚弱,又感暑热之气所致。
证见怠惰懒言,肢体乏力,神疲嗜睡,多汗,眩晕,不思饮食,身体日渐消瘦,心烦口渴,小便或黄,或五心烦热,或有低热,苔薄舌胖,或苔净舌偏红,脉象细,或细弱,或细数。属于气阴两亏,治宜清暑益气养阴健脾。
方用参归益元汤加减。
证见神疲乏力,怠堕嗜卧,头胀晕,胸脘痞闷,恶心,口中淡粘,渴不欲饮或少饮,不思饮食,大便或溏,或午后低热,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细,或数,属于暑湿困脾,治宜清暑化湿,芳宣畅中,方用藿朴夏苓汤合六一散加减。
本病具有每年夏季来临即易罹病的周期性的特点,故在夏季到来之前,即应进行预防性治疗,针对不同体质服用生脉散、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此外要善自摄养,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之物,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暑日暴晒,又不要贪凉露宿,以免感邪,更伤正气。
②劳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
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疰夏病。
”可用黄芪建中汤。③夏痿之别称。
《医碥》卷3:“痿发于夏,俗名注夏。”《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疰夏,脾胃薄弱病也。然虽由脾胃薄弱。
亦必因胃有湿热及留饮所致。昔人谓痿发于夏,即名疰夏。以疰夏之证,必倦怠四肢不举,羸瘦不能食。
”见暑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