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黄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217页(523字)

中药名。

出《本草经集注》。别名:好土,好黄土。一般呈灰黄色。

富含钙盐及钙质结核,疏松,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柱状节理发育。

干燥时较坚实,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浸润后易崩解,并发生沉陷。味甘,性平,无毒。

入脾、胃二经。和中解毒。

治中暑吐泻,痢疾,痈疽肿毒,跌扑损伤。

《本草拾遗》:“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结痛,下血。取入地干土以水煮三、五沸,绞去滓,适稀稠及暖服1~2升。又解诸药毒。

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并解之。”煎汤,30~90克;外用,调敷或炒热布裹湿熨,或开水冲化澄清洗涤。

①治小儿惊风,遍身都乌者,急推向下:黄土1碗,捣末,入久醋1盅,炒热包定熨之,引下至足,剌破(《小儿秘诀》)。

②治小儿吃土:干黄土1块,研末,浓煎黄连汤调下(《救急方》)。③治初起一切痈疽大毒:黄泥1大块(煨熟),连须葱1大把,蜂蜜1盅,雄黄0.9克。共杵烂作1饼,乘热敷毒上,干后再敷(《疡医大全》)。

④治内痔肿痛:朝阳黄土、黄连末、皮硝各30克。用胆汁同研如泥,每日旋丸枣大,纳入肛门,过一夜,随大便去之。

内服乌梅及黄连二味丸药(《孙天仁集效方》)。⑤治肉毒及肝毒:好土3升,水煮清1升服(《肘后方》)。

上一篇:黄干裂瓣舌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