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急惊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54页(1516字)

儿科病症名。

指小儿突然出现惊风抽搐神志昏迷的病症。见《太平圣惠方》第86卷中:“小儿急惊风者,使乳哺不调,脏腑壅滞,内有积热,为风邪所伤,入舍于心之所致也。”急惊风与慢惊风均属于小儿惊风,以1~5岁小儿多见,在小儿疾病中是一个要证,古代医家认为是一种恶候。

如《东医宝鉴》说:“小儿之候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幼科释迷》也说:“小儿之病,最重惟惊。”由于病情严重,变化迅速,往往给小儿带来严重损害,故被列为儿科四大证之一。①本病或由冬春之季,寒湿不调,气候骤变,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肺气虚弱,极易感邪致病,外邪侵袭肌表或从口鼻而入,蕴而化热,热盛生痰,热极生风,或由夏秋之际,暑气熏迫,小儿元气薄弱,真阴不足,感受暑邪,暑为阳邪,化火最速,传变急骤,内陷心包,引动肝风。暑多夹湿,湿被热蒸化为痰浊,阻塞气机蒙散心窍;或由感受疫疠之邪,邪毒内陷所致;或由暴饮暴食,或饮食不洁之物,郁结中焦,气机受阻,升降失常,导致清浊混淆,阳气失宣,浊阴内蕴,肝失调达,郁极生风而惊厥;此外婴幼儿时期,由于其神气怯弱,元气未充,如乍见异物,乍闻异声,或不慎跌仆,突然受到外来的刺激而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以致心神不宁,惊惕不安,气机逆乱出现一时性惊厥。

②临床上感受风邪所致者,多发于冬春季节。受邪轻者见发热、咳嗽、流涕、头痛、咽红,伴有四肢拘急,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舌苔薄白或微黄,质红,脉浮数。受邪重者可出现壮热不退,手足躁动,项强瘈疭,惊厥较甚,甚至出现瘀点紫斑,舌红苔燥,脉象弦数。受邪轻者,为邪在卫分,治宜疏风清热,熄风开窍,方用银翘散加蝉衣、钩藤、白僵蚕、石菖蒲,可另服小儿回春丹,每次2~3粒,1日2次。

病情重者,为邪在气营或营血,邪传心包,引动肝风,治宜平肝熄风,清热止惊,方选羚钩藤汤加减,另服紫雪丹,每次0.3~0.6克,1日2次。感受暑邪所致者,多发于盛夏炎热季节。病起发热无汗、嗜睡项强。较大儿童常诉头痛,怕风,继而壮热,嗜睡与烦躁交替出现,有时抽搐,口渴,便秘,舌苔黄,质红。病情严重时,可有持续高热,反复抽搐,神志不清,舌苔厚或灰糙,质红起刺,脉滑数。或可出现深度昏迷,或狂躁不宁,或呼吸障碍等危象。

暑邪在表者,治宜清暑解表,常用新加香薷饮加减;暑邪入里,治宜清热为主,方用白汤加减。烦躁壮热便秘腹满者治宜泻火通腑熄风,方用凉膈散合胆泻肝汤加减。伴有痰浊内闭心窍而神昏者,可用苏合香丸。

或用雄精5份、冰片、皂夹子各1份,共研细末,每次0.3~0.6克,每日3~4次,用菖蒲16克煎汤稀释鼻饲。伴有痰火内扰心窍狂燥不宁者,宜清泄心肝之火,可用安宫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伴有痰阻气道而呼吸障碍者,急宜涤痰,除用鲜竹沥外,可用金礞石5份、沉香2份、元明粉3份,研为细末混合,每次1~3克,每日3~4次。

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救治。湿热疫毒所致者,病起于夏秋季节,发病急骤,突然壮热,神志昏迷,反复抽搐,或烦躁谵妄,继而大便稀臭或夹有脓血,舌苔黄,质红,脉滑数。

治宜清热化湿,解毒熄风,方用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钩藤、全蝎等。

另服玉枢丹,每次0.5~1克,1日2次,除秽解毒;食厥者或因外来刺激发惊厥者,可据病情辨证治疗。

此外,当患儿在惊搐时,切勿把持手足,强制牵住,否则可因扭伤筋骨,而导致瘫痪或强直等后遗症。在抽搐停止后,患儿往往极易疲倦,喜睡懒言,应给予足够的安静休息。牙关紧闭,不能给药者,可配合用乌梅擦牙,或用指甲掐合谷穴,以松牙关。严重者可采取鼻饲。幼小患儿抽搐不止时,可用鲜地龙捣烂如泥,加入蜂蜜或白糖,摊于纱布上,盖贴囟门,以缓解痉挛。

上一篇:胎气 下一篇:洗心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