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栀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200页(1831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木丹,鲜支,山栀子,黄栀子,黄荑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名:林兰的果实。常绿灌木,高0.5~2米,幼枝有细毛。

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全缘,两面光滑,基部楔形;有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成一鞘。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大形,白色,极香;花梗极短,常有棱;萼管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旋卷,高脚杯状,花冠管狭圆柱形,长约3毫米,裂片5或更多,倒卵状长圆形;雄蕊6,着生花冠喉部,花丝极短或缺,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

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有翅状纵棱5~8条,长2.5~4.5厘米,黄色,果顶端有宿存花萼。花期5~7月。

果期8~11月。

常生于低山温暖的疏林中或荒坡、沟旁、路边。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台湾等地。10月间果实成熟果皮呈黄色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

亦可将果实放入沸水(略加明矾)中烫,或放入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干燥果实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2~4.5厘米,粗0.6~1.5~2厘米。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具5~8条纵棱。顶端残存萼片,另一端稍尖,有果柄痕。

果皮薄而脆,内表面红黄色,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内有多数种子,粘结成团。种子扁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密具细小疣状突起。

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色,气微,味淡微酸。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

个大、外皮棕黄色、仁较瘪、色红黄者质次。主产浙江、江西、湖南、福建;此外,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河南等地亦产。味苦,性寒。入心、肝、肺、胃经。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①治湿热黄疸:山栀12克,青草、田基黄各30克。水煎,日分3次服(《广西中草药》)。②治尿淋、血淋:鲜栀子60克,冰糖30克。煎服(《闽东本草》)。③治小便不通:栀子仁2~7枚,盐花少许,独颗蒜1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④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9克,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15克,青木香6克。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15克。

水煎,分2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⑤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7~9枚,炒焦,水1盏,煎7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⑥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⑦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1合。

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⑧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⑨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现代临床用于:①急性黄疸型肝炎:取山栀制10%及50%两种煎剂,每天饭后服用3次。

每次10~15毫升。②扭挫伤:将山栀捣碎,研成粗粉,以温水调成糊状,加入少许酒精,包敷伤处。3~5天更换一次,如肿胀明显可隔天更换1次。骨折者不宜使用,脱臼者应先整复后再用。

如有肢体麻痹,应配合理疗及针灸治疗。或用黄栀子、明乳香加适量黄酒,搅拌后放锅内蒸或糊膏状,待微温时敷于患部,厚度以1~1.5厘米为宜。用时先在局部涂凡士林1层,然后再敷药,上盖油纸,绷带包扎。

间隔2~3天换药。

亦可用黄栀子粉60克,面粉120克,鸡蛋1个,烧酒适量,调成糊状敷于局部,待药干后更换新药。一般在敷药2次后即可见效果。③用于止血:取黄栀子粉100克,以20%明胶液调成膏状,烧干碾成100克细粉,再加适量苯甲酸,高压消毒备用。对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3~6克,每日3次。亦可用作局部止血剂。成分:含黄酮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

另含多种具环臭蚁醛结构的甙:栀子甙、去羟栀子甙,即格尼泊素-1-葡萄糖甙、格尼泊素-1-β-D-胆二糖甙及小量的山栀甙。药理作用:①利胆作用;②镇静、降压作用;③抗微生物作用;毒性试验表明:小急性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27.45克/千克,皮下注射为31.79/千克,与镇静有效量比较,安全指数较小。

山栀 1.花枝 2.果实

上一篇:桑皮猪肺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