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76页(328字)
①内科病证名。
又名消肾、肾消。指消渴证中症状偏于小便特多,肾元虚衰者。见《丹溪心法·消渴》。《医学纲目》卷21:“下消者,经谓之肾消。肾消者,饮一溲二,其液如膏油。”多因肾元虚衰,肾气不固,或肾阴虚而阳气盛,肾司开阖失司。
皆可导致水谷精微直趋于下而为小便排出。症见小便频繁量多,或如膏脂,或甜麸片,口渴多饮,面黑耳焦,日渐消瘦。
治宜滋肾固摄,《医醇賸义·三消》:“下消者,肾病也,……急宜培养真阴,少参以清利,乌龙汤主之。”滋补肾精,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大补阴丸、滋膵汤等方。肾元虚衰者,用八味地黄丸、右归丸、秘元煎、固阴煎等方。见消渴条。
②儿科病证名。是指儿科消渴病中三消之一的下消,即消浊,见消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