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马鞭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401页(2826字)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凤颈草,紫顶芽,铁鞭,牙草,鹤膝风。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以上。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有分枝,四棱形,棱及节上疏生硬毛。叶对生;基生叶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羽状深裂,裂片上疏生粗锯齿,两面均有硬毛。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6~30厘米;花小,紫蓝色;花萼筒状,长约2毫米,先端5浅裂,外面及顶端具硬毛;花冠唇形,下唇较上唇为大,上唇2裂,下唇3裂,喉部有白色长毛;雄蕊4,着生花冠筒内,不外露;雌蕊1,子房上位,4室,花柱顶生,柱头2裂。蒴果长方形,成熟时分裂为4个小坚果。

花期6~8月。

果期7~10月。

生于河岸草地、荒地、路边、田边及草坡等处。分布全国各地。

7~10月开花时采收,晒干。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根茎圆柱形,长1~2厘米,表面土黄色,周围着生多数的根及须根。茎四棱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纵沟,具稀疏的毛,质硬、易折断,断面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成空洞。叶片灰绿色或棕黄色,质脆,多皱缩破碎,具毛。顶端具花穗,可见棕黄色的花瓣;有时已成果穗,果实宿存灰绿色的萼片,萼片脱落后,则见四个灰黄色的小坚果。

气微,味微苦。以干燥、色青绿、带花穗、无根及杂质者为佳。主产湖北、江苏、广西、贵州。

此外,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福建、河北、四川等地亦产。拣净杂质,洗净,润软切段;晒干。味苦,性凉。

入肝、脾经。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痛,经闭,癥瘕,痈肿疮毒,牙疳。内服:煎汤15~30克(鲜者捣汁30~60克);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孕妇慎服。

①治伤风感冒、流感:鲜马鞭草45克,羌活15克,青蒿30克。上药煎汤2小碗,1日2次分服,连服2~3天。咽痛加鲜桔梗5钱(《江苏验方草药选编》)。②治卒大腹水病:尾草、马鞭草各10斤。水1石,煮取5斗,去滓更煎,以粉和为丸服,每次服如大豆大2~5丸。禁肥肉,生冷勿食(《补缺肘后方》)。

③治臌胀烦渴,身干黑瘦:马鞭草细锉,曝干,勿见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滓,温服。④治乳痈肿痛:马鞭草1握,酒1碗,生姜1块,擂汁服,渣敷之(上2方出《卫生易简方》)。

⑤治痢疾:马鞭草60克,土膝15克。

将两药洗净,水煎服。每天1剂,一般服2~5剂(《全展选编·传染病》)。

⑥破腹中恶血,杀虫:马鞭草,生捣,水煮去滓,煎如饴,空心酒服1匕(《药性论》)。⑦治妇人月水滞涩不通,结成癥块,腹肋胀大欲死:马鞭草根苗5斤,细锉,以水5斗,煎至1斗,去滓,别于净器中熬成煎。

每于食前,以温酒服下半匙(《圣惠方》)。⑧治妇人疝痛:马鞭草30克,酒煎滚服,以汤浴身,取汗甚妙(《纂要奇方》)。⑨治酒积下血:马鞭草灰12克,白芷灰3克。蒸饼丸梧子大,每次服50丸(《摘元方》)。

⑩治疟,无问新久者:马鞭草汁5合,酒3合,分3次服。⑾治喉痹深肿连颊,吐气数者(马喉痹):马鞭草根1握,截去两头,捣取汁服(上2方出《千金方》)。⑿治疳疮:马鞭草煎水洗之(《生草药性备要》)。⒀治牙周炎,牙髓炎,牙槽脓肿:马鞭草30克,切碎晒干备用。

水煎服,每天1剂(《全展选编·五官科》)。⒁治咽喉肿痛:鲜马鞭草茎叶捣汁,加人乳适量,调匀含咽(江西《中草药学》)。⒂治黄疸:鲜马鞭草根(或全草)60克,水煎调糖服。肝肿痛者加山楂根或山楂9克(江西《草药手册》)。

现代临床用之:①治疗疟疾;针剂效较佳,丸剂效较低。对久疟或慢性疟疾,经其它抗疟药物治疗无效者,亦往往收效。经验证明:控制现症疟疾,复发病人的效果似优于新发病人;治疗前发作次数多者疗效优于初次发作的患者;对间日疟比恶性疟疗效好。制剂、剂量及用法:煎剂,新鲜马鞭草60~150克(干品减半),加水浓煎成300毫升左右,于发作前4小时、2小时各服1次;或于发作前后1~2小时各服1次;或每日3次,连服2~4天,每次按年龄大小用干品全草3~15克。

抗复发用马鞭草30~48克,马蹄金3~4克,休止散煎服,每日2次,连服3天。丸剂:马鞭草研末,水泛为丸,成人每次9克,日服1次,连服3日。儿童剂量酌减。注射剂,规格不一。用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的注射液,每次按年龄大小用2~4毫升,于发作前4小时肌肉注射。或用每3毫升含干草24克的注射液,成人每次3毫升,儿童2毫升,于发作前2小时肌肉注射。

②治疗白喉:取干马鞭草(全草)30克,浓煎成300毫升左右。剂量:成人每次150毫升,日服2次,连服3~5次。

儿童8~14岁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连服3~5日;8岁以下每次50毫升,每日3~4次,连服3~5日。

③防治传染性肝炎。

预防:用马鞭草15克,甘草3克,加水150毫升,煎2小时,制成药液40毫升,为成人1次剂量,饭前服,每天3次,连服4天。治疗:取马鞭草500克制成煎液800毫升,成人40~50毫升,小儿20~30毫升,均日服3次;或用100%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5毫升,每日2次。

另有用马鞭草、溪黄草、人字草(均为干品)各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大部分辅以维生素B1、C,小部分加葡萄糖或其它中药,其少数曾加用强的松。④治疗流行性感冒:用马鞭草30克,青蒿、羌活各15克,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或研末加面粉制成某剂冲服。⑤治丝虫病:马鞭草30~180克,苏叶15克,青蒿12~15克,加水煮沸浓缩至50~80毫升。

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服下。1~10岁和11~15岁的儿童剂量约为成人的1/3和2/3,连服10天为1个疗程。

此外,据报道可治血吸虫病:马鞭草研粉或制成丸剂内服,每日3次,每次1钱,8~10天为1疗程,治疗早、中期血吸虫病有一定疗效。全草含马鞭草甙(即山茱萸甙)、鞣质、挥发油。根和茎中含水苏糖。叶中含腺甙和β-胡萝卜素。另发现该植物含强心甙。其药理作用表现在:①消炎止痛作用:水及醇提取物对滴入家结膜囊内的芥子油引起的炎症都有消炎作用。

后者作用尤佳,且其水溶部分又较水不溶部分为好。前者可引起家兔食欲不振及体重减轻。后者水溶部分则无此作用。

水提物的镇痛作用(家兔齿髓电刺激法)在给药后1小时开始,3小时后消失;醇提物的镇痛作用6小时后尚未完全消失,水溶部分则更久,而水不溶部分无镇痛作用。

②止血作用:从干燥全草中提出的马鞭草宁有促进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③抗菌作用:体外试验水煎剂31毫克/毫升浓度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被蒙那群)。此外马鞭草中所含的马鞭草甙与马鞭草宁在化学及药理性质方面很相似,对交感神经末梢,少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哺乳动物可促进乳汁分泌。其毒性很低,不溶血。

有拟副交感作用。

马鞭草 1,花枝 2.花

上一篇:马鞍藤根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