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花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647页(534字)
中药名。
见《云南中草药选》。别名:牛耳草、大毛叶。
为玄参科植物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 L.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全体密被黄色绵毛。
茎直立。单叶互生,茎基叶大而丛状密聚,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5厘米,往上则渐小,先端渐尖,基部楔状下延,全缘;无柄。穗状花序圆柱形,自茎顶伸长;花黄色,径约1.5厘米。蒴果球形,熟时开裂为2果瓣,果瓣膜质,淡棕黄色。
种子多数。花期夏季。分布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夏、秋采集。
鲜用或阴干。味辛苦,性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治肺炎,慢性阑尾炎,疮毒,跌打扭伤,创伤出血。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研末或捣烂外敷。
①治慢性阑尾炎:大毛叶30克。水煎服,红糖为引(《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疮毒:大毛叶9克。水煎服,红糖、白酒为引(《云南中草药》)。③治刀枪伤,跌打损伤:大毛叶研末,酒调成糊状,敷患处(《云南中草药》)。全草含棉子糖-水苏糖等多种低聚糖、桃叶珊瑚甙和梓醇。
根中含桃叶珊瑚甙比全草多,此外含果胶6.6%及水苏糖、庚糖、辛糖、壬糖等。叶含少量鱼藤酮和香豆精。同属植物V.nobille的总生物碱部分有神经节阻断作用,故能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