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瓣膜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713页(1346字)
内科病名。
是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遗留下来的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主要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是器质性心脏病中的常见病,成年人发病率较高。
由于风湿热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在风湿性心瓣膜病形成后,活动性心脏炎仍可继续存在和发展,并进一步加重瓣膜的损害和心脏负担,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本病属于中医“心悸”、“水肿”、“心痹”、“咳喘”等范畴。
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是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炎,瓣膜及其基底部发生炎性渗出而粘连,这种渗出物如能完全吸收,则不致留下永久性粘连。但如风湿反复活动,渗出物即不易吸收而形成赘生物,使瓣膜纤维化及粘连,形成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
中医则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①外邪侵袭:气候突变,寒暖失常,起居不慎,淋雨受湿,使人体卫气不固,腠理疏解,外邪乘虚而入是发病的主要原因。②正气虚损:外邪侵袭人体,邪正相搏,若正气盛则邪自去。如果正气虚损,外邪侵入久留不去,或外邪反复侵袭,均可累及心脏,称为“心痹”。《内经·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③气血不畅:心主血脉,若素体气虚,当外邪侵袭发展为心痹时,气血运行受阻,血液瘀滞,血不养心而有胸痹心痛,心功能减退。④饮食、劳倦、情志、房事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本病的根本原因为人体正气虚损,外邪乘虚而入,久留不去或反复侵袭,累及心脏称为“心痹”。心痹则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
心肺痹阻而使肺气贯心脉而行呼吸之功能受阻,肺气壅塞不行,肃降受阻为气短、喘咳。肺络瘀阻,可发生咯血。心脉痹阻日久也累及脾肾二脏。脾肾阳虚,脾的运化失调,肾的气化功能降低,均影响水的通调而致水湿上泛,出现尿少浮肿、水饮凌心射肺等严重症状。西医诊断有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急性肺水肿。中医辨证:①心气不足:心悸怔忡,活动后加剧,乏力短气,舌体胖苔薄,脉细或细数。
②气阴两虚:面色无华,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自汗或盗汗,舌质淡或舌尖红苔薄,脉细数或细弱。③肺络瘀阻:面颊紫红,气急咳嗽,甚则咯血,头晕乏力,心悸怔忡,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苔薄,脉细数或结代。④肾不纳气:气促不安,动则喘急,肢冷面青,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体胖,舌质淡,舌苔薄,脉沉细。⑤心肾阳虚:面色晦暗,咳嗽喘急,不得卧,手足发凉,心悸怔忡,浮肿,舌淡体胖苔薄,脉沉细弱。
⑥脾肾阳虚:神倦乏力,面色苍白,脘闷纳呆,腹部胀满,或胀大有水,肢冷浮肿,小便短少,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或沉弦、结代。⑦中风:阴虚阳亢,肝阳化风而发为中风,多见于中经络。西医治疗积极控制和预防风湿活动,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内科主要对心功能不全和房颤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①心气不足:治以补益心气。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补心丹加减。②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方用归脾汤加减。③肺络瘀阻:治以祛瘀止血。方用桃红饮加减。④肾不纳气:治以温肾纳气。
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⑤心肾阳虚:治以温阳利水。
方用真武汤加减。⑥脾肾阳虚:治以健脾补肾。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减。⑦中风中经络:治以平肝熄风、补气通络。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此外针灸等对本病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