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巴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768页(2321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刚子、老阳子、巴果。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种子。常绿乔木,高6~10米。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柔毛或几无毛;二年生枝灰绿色,有不明显黄色细纵烈纹。叶互生;叶柄长2~6厘米;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主脉3出;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雌花,亦有全为雄花者;花梗细而短,有星状毛,萼片卵形,花瓣5,反卷,内面密生细的绵状毛,雄蕊15~20,着生于花盘边缘上,花盘盘状;雌花花萼5裂,无花瓣,子房圆形,3室,密被短粗的星状毛,花柱3枚,细长,每枚再2深裂。蒴果长圆形至倒卵形,有3钝角。

种子长卵形,3牧,淡黄褐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分布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本植物的根(巴豆树根)、叶(巴豆叶)、种皮(巴豆壳)以及种仁之脂肪油(巴豆油)亦供药用,见专条。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晒干。干燥种子呈椭圆形或卵形,略扁,长约1~1.5厘米,直径约6~9毫米,厚约4~7毫米,表面灰棕色至棕色,平滑而少光泽。种阜在种脐的一端,为一细小突起,易脱落。

合点在另一端,合点与种阜间有种脊,为一略隆起的纵棱线。横断面略呈方形,种皮薄而坚脆,剥去后,可见种仁,外包膜状银白色的外胚乳。

内胚乳肥厚,淡黄色,油质。中央有菲薄的子叶2枚。

胚根细小,朝向种阜的一端。气无,味微涩,而后有持久辛辣感。

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以四川产量最大,质量较佳。

炮制时:①巴豆仁: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②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油尽为度,取出,碾细,过筛。

味辛,性热,有毒。入胃、大肠经。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大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

”《本草纲目》:“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耳聋,喉痹,牙痛,通关利窍。”内服:入丸、散,0.15~0.3克(用巴豆霜);外用: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①治肝硬化腹水:巴豆霜3克,轻粉1.5克。放于四、五层纱布上,贴在肚脐上,表面再盖二层纱布,经1~2小时后感到刺痒时即可取下,待水泻。若不泻则再敷(《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②治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大小便秘,但出气稍暖者:巴豆10粒,研,入面1钱,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炷灸5壮。气达即通(《仁斋直指方》)。③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便秘:巴豆仁1升,清酒5升。

煮三日三夜,研,令大熟,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1丸,水下,欲吐者服2丸(《千金方》)。

种子含巴豆油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巴豆酸,以及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巴豆油酸、巴豆酸等所成的甘油酯,巴豆醇-12,3-二酯,巴豆醇三酯。

巴豆油中的巴豆醇二酯有10多种,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巴豆醇酯是巴豆树脂中的主要成分。种子还含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以及巴豆甙(2-羟基-6-氨基嘌呤核糖甙)、生物碱、β-谷甾醇等。

药理实验表明:①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巴豆油是最剧烈的泻药,口服半滴至1滴即能产生口腔及胃粘膜的烧灼感及呕吐,在1/2~3小时内即有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产生严重口腔刺激症状及胃肠炎。外用巴豆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红肿,可发展为脓疱甚至坏死。②巴豆有杀灭钉螺的作用,以种仁效力最强,内壳次之,外壳无效。内服巴豆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炎,有服用巴豆油20滴而致死者。巴豆油本身无致癌作用,巴豆毒素给家皮下注射的致死量为0.05~0.08克/公斤,致死原因可能是对血球及中枢神经系统有原浆毒作用。临床报道:①防治白喉:对白喉密切接触者、病人家属、白喉恢复期患者、健康带菌者,以及轻症白喉病例,用巴豆泥局部贴敷防治,可使90%以上病例于8~24小时内带菌现象消失;对轻症白喉可配合青霉素及其他对症治疗。②治疗喉梗阻:喷入法使多数病例在喷咽后半小时至3~4小时,可见吸气性陷没、呼吸促迫及喘鸣等症状明显转好,数小时至1~2天内梗阻解除。对体质虚弱、心力衰竭及并发心肌炎病变者慎用。

③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取苹果1只洗净,用小刀挖1个洞,将巴豆仁1粒放入小洞,仍将苹果盖严,蒸后放凉,取出巴豆仁吃苹果。成人每日1个,可连服数周,服后有止喘,祛痰作用。④治疗急性阑尾炎:将巴豆、朱砂各0.5~1.5克研细混匀,置膏药或胶布上,贴于阑尾穴,外用绷带固定,24~36小时检查所贴部位,皮肤应发红或起小水泡,若无此现象,可重新更换新药。

⑤治疗神经性皮炎:取巴豆去壳1两,雄黄1钱,磨碎后用3~4层纱布包裹,每天擦患处3~4次,每次1~2分钟,直至痒感消失,皮损消退为止。⑥治疗急、慢性肠炎及慢性痢疾:将巴豆仁置炭火上炒焦至内外黑透为止,待冷取2钱,研成泥状并以蜂蜡2钱搓条制丸服用。巴豆中毒,民间常以绿豆汤、豆汁或冷米汤等解救。

巴豆 1.花枝 2.果枝

巴豆药材 1.种子 2.种子纵剖面,示子叶

上一篇:巴旦杏仁 下一篇:巴豆中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