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石硫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860页(1672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石流黄,石留黄,硫黄,黄牙。为硫黄矿或含硫矿物冶炼而成。硫黄Su1phur药材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呈黄色,或带浅绿色或浅棕黄色。表面不平坦,常有麻纹及细砂孔;有光泽,半透明。体轻,质脆易碎。断面常呈粗针状结晶形。

有特异之臭气,味淡。

以色黄、光亮、松脆、无杂质者为佳。燃烧易熔融,发蓝色火焰,并放出刺激性的二氧化硫臭气。不溶于水及盐酸、硫酸、遇硝酸或王水被氧化成硫酸;溶于二硫化碳、煤油及松节油中。

产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等地。生硫黄:去净杂质,砸成小块。制硫黄:取拣净的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现黑绿色为度,取出,漂去豆腐,阴干(每10斤硫黄,用豆腐20斤)。

味酸,性热,有毒。

入肾、脾经。功能壮阳,杀虫。治虚寒泻痢,阳萎,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内服:研末,1.5~3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磨汁涂。

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①治脾虚下白,脾胃虚冷,停水滞气,凝成白涕下出:船上硫黄(硫黄提炼品)30克(研末),炒面0.3克。同研,滴冷热水丸梧子大。

每米汤下50丸(《杨氏护命方》)。②治卒得疥疮:麻油摩硫黄涂之(《肘后方》)。

③治疠风:硫黄末,酒调少许,饮汁,或加大枫子油更好(《仁斋直指方》)。④治疠疡风病,白色成片:以布拭醋,磨硫黄、附子涂之,或硫黄、白矾擦之(《姚僧坦集验方》)。⑤治阴生湿疱疮:石硫黄,研如粉,敷疮上,日3次(《梅师集验方》)。⑥治小儿聤耳:石硫黄末,以粉耳中,日1夜1(《千金要方》)。

⑦治咳逆打呃:硫黄,烧烟熏之(《医方摘要》)。⑧治酒皶赤鼻:一般上硫黄、心槟榔等分,片脑少许。为末,绢包,日日擦之,加蓖麻油更妙(《瑞竹堂经验方》)。⑨治耳聋:硫黄、雄黄各等分。为末,绵裹纳耳中(《千金要方》)。当代临床用于:①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硫黄30克,银珠3克,陈醋240克。

将硫黄放在铁勺内熔化后,放入银珠拌匀,在地上挖个2~3寸深的坑,将醋和溶化的硫黄液先后倒在坑内,等凝固后取出再熔化,如此处理3次,捣细粉,用植物油调匀,以布包药搽患处,1日2次。②烫伤,烧伤,能止痛,抗感染,保护创面,促进愈合:硫黄,浇酒。

将硫黄粉碎放入磁器内(不可用金属容器),兑入烧酒,以没过硫黄为度。把酒点着烧成炭灰色。

因酒含有水分,如烧后还余水分,可用慢火将硫磺烤干,然后研面,用时撒于患部。如有水泡,将水泡挑破再上药粉。

③阴囊阴唇湿痒:采用硫黄烟熏疗法。取硫黄3克左右,放入磁杯内,用棉花搓成捻子,蘸油少许插入硫黄中,点燃捻子。

直接熏阴阜部分(用被单围住下身,以免烟气外泄),每次1小时左右。

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3~4次即见效。

④蛲虫:取硫黄粉内服,2~5岁每次0.3克,6~7岁0.5克,每天3次,进餐时服;同时每日洗涤肛门1次,并用硫黄粉扑于肛门及其周围。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

⑤慢性支气管炎:取硫黄1斤,绿豆(磨碎,布包)1斤,加水煮2~3小时,至硫黄成松泡状时,取出绿豆,使硫黄干燥,研粉。每次1克,日服1~2次,20天为1疗程。⑥治疗红皮病:采用硫黄发热疗法,治疗原发性红皮病,以2%硫黄油悬液行肌肉注射,开始用0.2毫升注射于臀部,以后视机体反应情况每次增加0.2毫升,最大可增至2毫升。10~1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2周,视病情需要可注射3~5个疗程。

为了防止疼痛,宜先在臀部肌注1%~2%普鲁卡因溶液后再注射本药。禁忌症:①全身衰弱或营养不良;②活动性肺结核及糖尿病;③心脏病及高血压;④肝肾功能障碍;⑤血液病;⑥孕妇及50岁以上的病人。

纯品主要含硫,并含碲和硒。商品中有杂质。硫黄本身不活泼,内服后变为硫化物或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此过程需要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

肠内容中,脂肪性物质较多时,易产生大量硫化氢而致泻。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过高,可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细胞而导致死亡。

硫化物局部应用,有溶解角质及脱毛(硫化钡)作用。

上一篇:石淋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