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988页(2002字)
①中药名。
出《日用本草》。别名:灵眼,佛指甲,佛指柑。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种子。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
树干直立,树皮灰色。枝有长短两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叶片扇形,长4~8厘米,宽5~10厘米,先端中间2浅裂,基部楔形,叶脉平行,叉形分歧;叶柄长2.5~7厘米,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4~6个生于短枝上的叶腋内,有多数雄蕊,花药2室,生于短柄的顶端;雌花每2~3个聚生于短枝上,每花有一长柄,柄端两叉,各生1心皮,胚珠附生于上,通常只有1个胚珠发育成熟。种子核果状,倒卵形或椭圆形,淡黄色,2.5~3厘米长,被白粉状蜡质;外种皮肉质,有臭气;内种皮灰白色,骨质,两侧有棱边;胚乳丰富,子叶2。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10~11月采收成熟果实,堆放地上,或浸入水中,使肉质外种皮腐烂(亦可捣去外种皮),洗净,晒干。干燥的种子呈倒卵形或椭圆形,略扁,长径1.5~2厘米,短径1~1.5厘米。外壳白色或灰白色,平滑,坚硬,边缘有2条棱绕盘绕,顶端渐尖,基部有圆点状种柄痕。
壳内有长而扁圆形的种仁,剥落时一端有淡棕色的薄膜。种仁淡黄色或黄绿色,内部白色,粉质,中心有空隙。
靠近顶端有子叶2枚或更多。气微,味甘,微苦涩。
以外壳白色、种仁饱满、里面色白者佳。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湖北、辽宁等地。白果仁:拣净杂质,除去硬壳。熟白果:取拣净的白果,蒸熟、炒熟或煨熟,去壳。
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入肺、肾经。敛肺气,止喘咳,止带浊,缩小便。
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小便频数,淋病,遗精,遗尿。内服:煎汤,4.5~9克;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有实邪者忌服。
治梦遗:银杏3粒。酒煮食,连食4~5日(《湖南药物志》)。
治赤白带下,下元虚惫:白果、莲肉、江米各15克。为末,用乌骨鸡1只,去肠盛药煮烂,空心食之(《濒湖集简方》)。
治诸般肠风脏毒:生银杏49个。去壳膜,烂研,入百药煎末,丸如弹子大。每服3丸,空心细嚼米饮下(《证治要诀》)。治鼻面酒皶:银杏、酒鼓糟。
同嚼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治下部疳疮:生白果,杵,涂之(《济急仙方》)。治乳痈溃烂:银杏150克。
以120克研酒服之,以120克研敷之(《救急易方》)。
现代用之治疗肺结核:对改善症状有一些作用。服药后部分病人的发热、盗汗、咳嗽、气喘、咳血、食欲不振等,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好转。用法:在中秋节前夕,将半青带黄的银杏(选取外表丝毫无损的大颗粒)摘下,不用水洗,亦不去柄,随即浸入生菜油内,浸满100天后即可使用。每日早、中、晚各服1粒(小儿酌减),饭前服,视病情连服1~3个月。种子含少量氰甙、赤霉素和动力精样物质。
内胚乳中还分离出两种核糖核酸酶。
一般组成为:蛋白质6.4、脂肪2.4。碳水化合物36%,钙10毫克、磷218毫克、铁1毫克%,胡萝卜素320微克、维生素B250微克%,以及多种氨基酸。
外种皮含有毒成分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和白果醇、天门冬素、甲酸、丙酸、丁酸、辛酸、廿九烷醇-10等。花粉含多种氨基酸、谷氨酰胺、天门冬素、蛋白质、柠檬酸、蔗糖等。雄花含棉子糖可达鲜重的4%。
白果对多种类型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果肉的抗菌力较果皮强。
水浸剂对真菌亦有抑制作用,鲜白果中提出的白果酚甲,对离体兔肠有麻痹作用,使离体子宫收缩,对蛙心无影响,对兔有短暂的降低血压作用,并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加。白果汁、白果肉、白果酚,特别是白果在试管中,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
但在体内试验(小鼠及豚鼠的实验治疗),无显着疗效,或毒性太大。作为食用的炒白果或煮白果,多食可致中毒。
有谓外种皮中含有引起皮炎的银杏毒,与斑蝥素类似。
非洲人榨果汁后,往往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如脱皮、触痛,口服产生强烈胃肠道刺激。食白果中毒,古人已有记载,近年亦有报道,中毒多以儿童为主,食量从7粒至150粒不等,食1~12小时出现中毒,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表现为呕吐、昏迷、嗜睡、惊厥,或神志呆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瞳孔散大或缩小,腹泻,腹痛等。少数病例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呈两下肢完全性弛缓性瘫痪或轻瘫,触痛觉消失。
多数患者经急救可获恢复,少数中毒重者可至死亡。其轻重度一般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服食量多少密切相关。
②眼科病证名。
系指青黄牒出证后期见“珠上膏水斑杂结为翳,状如白混障者,南人呼为白果。”见《证治准绳·七窍门》。见青黄牒出条。
银杏 1.种子枝 2.雌花枝 3.雄花序枝 4.雄蕊,示未展开的花粉囊 5.雄蕊正面 6.着冬芽的长枝
白果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