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百合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132页(1352字)

病名。

一种以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口苦、尿黄、脉象微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出《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本病发生原因:一由伤寒病后,热邪伤阴,伤寒或温病病程中,热邪太盛,或汗、下、吐用之失当,以至病去而阴虚未复;或热邪毒气,伤气伤血;或病后余热未尽,熏灼心肺。

心主血脉而藏神,肺主气,朝百脉而司治节,心肺阴虚,气血失调,神明无主,百脉失养,而成本病,二由情志不遂,忧思成疾,平素忧思不断,抑郁寡欢;或境遇不佳,不能自释,以至阴血暗耗,虚热内生,神气失于依附,以至行动、语言、饮食失常。百合病与郁证、不寐、脏躁、卑惵均有区别。

郁证为情志怫郁、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属气机郁滞所生,如胁痛、胀满、噫气等气机痹阻之象为特征。

气郁化火时虽有口苦、口干、便秘、尿赤、烦躁易怒、胸吸胀痛、嗳气频频等,而均为实火表现。百合病多由阴虚内热所致,以精神恍惚,语言、行动、饮食不能自主,证象变幻无定为临床特征。故当别之。不寐是指经常不能得到正常的睡眠,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与百合病的“欲卧不能卧”等精神恍惚不安不同,百合病也可能有不寐现象,但百合病的其它表现,不寐所没有。

脏躁的主要特征是善悲欲哭,与百合病之精神恍惚不安,虽同属莫可名状之证,但性质不同,而且百合病兼有口苦小便赤等症状,脏躁没有这些特征性表现。卑惵则是由心血虚而致的一种病证。

《杂病源流犀烛》:“卑惵,心血不足病也,与怔忡病一类。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歉,爱居暗室,或倚门后,见人即惊避之也”。与百合病之“常默默”、“如有神灵者”不同。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诸如“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等等。皆无可凭据之象,而且上述症状并非同时并见,颇难识辨。仲景原意以本病未经吐、汗、下者为常,以误汗、吐、下或虽未经误治而日久出现口渴、发热者为变。

本病即有在病中或病后因痰热内扰而为病者,亦有因心肺气虚为病者,并非皆属阴虚内热。证候分型为:阴虚内热,证见精神、饮食、行动有异于常人,如时而厌食不纳,时而又觉饮食甘美,或意欲进食,一旦食至,又不能食,常默默寡言,甚或不愿回答,或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或自觉发冷发热。实则无寒无热、口苦、舌红、小便短赤、脉微数。治以清心润肺,方药首选百合地黄汤。

痰热内扰,证见精神、行动、饮食皆失常态;头痛而胀、心中懊憹、卧寐不安、面红、舌尖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治以清化痰热、方药常用苇苓汤加减,热盛加知母泻热清金,尿黄加竹叶、滑石;痰多加竹茹、川贝母;头痛加桑叶、菊花,阴虚而挟痰热者,以百合为主,酌加麦冬、知母、苇茎、冬瓜红、川贝母、竺黄等。心肺气虚,证见精神、行动、饮食不能自主,自汗、头昏、短气、乏力、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舌淡、有齿痕、脉弱,两寸脉来模糊。治以益气安神,方选甘麦大枣汤,临床常加百合、酸枣仁、玉竹、茯神、齿等药或合用生脉散。

上一篇:百合固金汤 下一篇:百合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