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药煎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134页(395字)
中药名。
出《本草蒙筌》。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将五倍子捣碎,研末过筛,每斤加入茶叶末30克,酵糟120克,同置容器中拌匀捣烂,摊平,切成约1寸见方的小块,俟发酵至表面发出白霜时取出,晒干,贮藏于干燥处。为灰褐色小方块,表面间有黄白色斑点,微具香气。味酸甘,性平,无毒。
入肺、胃二经。润肺化痰,生津止渴。
治久咳痰多,咽痛,便血,久痢脱肛,口疮,牙疳,痈肿疮疡。3~9克煎服,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泡汤含漱。外感咳嗽,湿热泻痢及积滞未清者均忌服。①定嗽化痰:百药煎、片黄芩、橘红、甘草各等分。共为细末,蒸饼丸,绿豆大。
时时干咽数丸佳(《濒湖医案》)。②治大肠便血:百药煎,荆芥穗(烧存性)等分。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50丸,米饮下(《圣惠方》)。③治乳结硬痛:百药煎末,每服6克,酒1盏,煎数沸服之(姚僧坦《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