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多发性大动脉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274页(1537字)

①病名。

又称原发性主动脉炎综合征或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目前认为是一种与免疫复合物沉着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可能与某些感染有联系。大致属中医痹证、血瘀证的范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见于年青妇女,大多在20~30岁。

起病时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心悸,盗汗,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关节酸痛。当病变主要在主动脉弓,出现视觉障碍,头晕,晕厥,偏瘫,颈动脉搏动消失,眼底可见视网膜贫血。

病变累及锁骨下动脉,出现患肢无力,麻木,寒冷,沉重感,活动后间歇性肢体疼痛,患侧桡动脉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时有一过性眩晕,病侧锁骨下动脉部位可听到血管杂音。少数患者可出现鼻中隔穿孔,齿摇发落,上颚及耳壳溃疡,面部萎缩,角膜混浊,虹膜萎缩,白内障等。病变累及腹主动脉和两侧髂总动脉,出现下肢麻木、发冷、无力、疼痛、易疲劳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压降低,上肢血压持续增高者可有高血压症状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波及冠状动脉时会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病变累及肾动脉,可引起肾性高血压。

祖国医学认为:该病本于素体虚弱,气血不足,不能充达其脉而以灌周身,复感风寒湿热之邪,正虚无力驱邪外出,以至邪客脏腑血脉,留连不去,阻碍气血运行,形成一种气虚、气滞、血虚、血瘀的虚实夹杂互见,本虚标实的病理过程。病变早期全身症状较明显,以发热,汗出,口渴,心悸,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或伏而不出为主要表现时,治宜清热解毒,宣痹通络。

方选四妙勇安汤加味。若热邪伤阴,出现发热口干,咽喉疼痛,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活血通络。药用生地、玄参、丹皮、赤白芍、血藤、知母、石斛、生桑枝、丹参、杖、青蒿、白薇、生甘草。

也可用菝葜、生地、枸杞根、忍冬藤、生甘草各30克,徐长卿、虎杖各15克为基本方加减。病变稳定期,可针对不同临床表现辨证治疗。若属寒凝血脉者,症见肢体寒冷,沉重酸痛,间歇性跛行畏寒喜温等。

治宜温阳通痹,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或用阳和汤加味。若属气滞血瘀者,症见肢体疼痛为甚,麻木无力为主。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选身痛逐瘀汤,或和血汤等。若属气虚血瘀者,症见肢体疼痛发凉,乏力不耐疲劳,酸麻不适。治宜益气活血,宣痹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味。

若属血虚血瘀者,症见肢体麻木不仁,疼痛隐作,疲乏无力,治宜养血活血化瘀,方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若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症见头晕,头痛,视物不清,情绪激动,重者可见昏厥,精神失常,抽搐,偏瘫等,治宜滋肾养阴,平肝熄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合羚角散或用镇肝熄风汤加味。

若属心肾阳虚者,症见心悸,气短,胸背痛,恶寒乏力,腰膝酸软,四肢不温,浮肿尿少,脉微或沉弱。治宜温补心肾,方选通脉四逆汤,或枳实瓜蒌薤白汤加味,重者以参附汤回阳救逆。

现代研究:参附注射液静滴,对虚寒型者有较好疗效。白花丹参注射液、川芎嗪、复方棱莪注射液对气滞血瘀者有效。

还有报道用大蒜素和毒抗栓酶治疗本病取得良效。针灸治疗亦有一定效果。

上肢无脉症可取内关、外关、太渊、尺泽、曲池、合谷、肩井、肩髃、通里、后溪。

下肢无脉症可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承山等,配合耳针:主穴取交感、心、肾、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每次2~3穴、埋针3~5天。②外科病证名。

由于先天不足,气血两虚,因气虚则血行不畅,血亏则脉道不充;或寒湿侵及脉络,血流缓慢,日久脉络瘀滞,甚则闭塞不通,以致无脉。内治宜补益气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药用:炙黄芪12克,净麻黄9克,熟地12克,鹿角胶9克(烊冲),炮姜3克,川桂枝9克,全当归12克,川芎9克,红花9克,桃仁9克,鸡血藤30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