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拗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329页(382字)
中药名。
见《中国药植志》。别名:羊角纽、羊角藤、羊角藕。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aricdtus(Lour.)Hook.et Arn.的根或茎叶。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种子(羊角拗子)与种子的丝状绒毛(羊角纽花)亦供药用,见专条。全年可采。
味苦,性寒,有毒。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
杀虫。治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有毒,不可入口。
①治多发性脓肿,腱鞘炎,毒蛇咬伤,跌打骨折:羊角扭叶粉末适量,用酒水调和温敷患处(《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乳痈初期:羊角拗鲜叶、红糖同捣烂,烤热外敷(《福建中草药》)。③治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疥癣:羊角拗叶适量,煎汤温洗(《常用中草药手册》)。根、茎含强心甙等。见羊角拗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