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800页(1096字)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异名 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云南中草药》)。
基源 为姜科姜花属植物草果药的果实。
原植物 草果药Hedychium spicatum Ham.ex simth,又名良姜花(《滇南本草图谱》)。
余项参见“土良姜”条。。
【化学】:
附 全株含挥发油。
根茎的挥发油中含对-甲氧基桂皮酸酯。根皮含草果药酮(Hedychenone)、7-羟基草果药酮(7-Hydroxyhedychenone)、6-羰基赖百当烷-7,11,14-三烯-16-酸内酯(6-Oxolabda-7,11,14,-triene16-oic acid lactone)[1,2],又含谷甾醇、胡萝卜甙及Cryptoneridiol[3]。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49 [2] Indian J Chem Sect B 1983;22B(1):93 [3] Phytochemistry 1975;14:578,1059。【药性】:
性味 辛,苦,温。
①《滇南本草》:“大温,辛、微苦。”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温。”
功效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 胃寒痛,呕吐,食滞,寒疝气痛,牙痛,膝关节痛,雀斑,疟疾。
①《滇南本草》:“宽中理气,消胸膈膨胀,开胃消宿食。” ②《云南中草药》:“温胃散寒,燥湿,治寒痛,消化不良,疟疾。”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散寒止痛,宽中理气。治胃寒疼痛,呕吐,寒疝气痛。
”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治胃寒痛,呕吐,食滞,寒疝气痛。外用治膝关节痛。” ⑤《新华本草纲要》:“牙痛,雀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疼,痞块疼痛:草果药(新瓦焙)60g,木香9g。共研细末,每服3g,烧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