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841页(1090字)

【名称出处】:《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

【概况】:

异名 香葱、细香葱(《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火葱的鳞茎。

原植物 火葱Allium ascalonicum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40cm。鳞茎聚生,矩圆状卵形,外皮红褐色、紫红色、黄红色至黄白色,膜质或薄革质,不破裂。

叶为中空的圆筒状,向顶端渐尖深绿色,常略带白粉。栽培条件下不抽葶开花,用鳞茎分株繁殖。

但在野生条件下是能开花结实的。

生境与分布 原产于亚洲西部。

在中国南方广为栽培。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也有栽培。

。【生药】:

采集 3~5月采收鳞茎。

【化学】:

鳞茎外层膜质鳞片中含槲皮醇(Quercetol)、绣线菊甙(Spiraeoside)、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和槲皮素-7,4′-二葡萄糖甙,总含量为20%,愈向鳞茎中心,黄酮类含量愈少(中心约为1%)。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08

【药性】:

性味 辛,温。

①《开宝本草》:“辛。” ②《纲目》:“辛,温。”

功效 温中,下气。

主治 水肿,胀满,肿毒。

①《蜀本草》:“疗肿毒。” ②《食疗本草》:“主消谷能食,利五脏不足气。” ③《开宝本草》:“温中消谷,下气杀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5~30g。

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①《开宝本草》:“损目明。” ②《食疗本草》:“久服之,令人多忘,根发痼疾。又患胡臭,齿人不可食,转极甚。

亦伤绝血脉气,多食损神,此是熏物耳。”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圣惠方》:“治身面浮肿,腹胀,小便不利,喘息稍急:胡葱10茎(切细),赤小豆30g,消石30g。水1000ml并葱同煮,令豆熟,候水干,于砂盆中入消石,研如膏。每日空腹,以暖酒调服5g。”

上一篇:胡麻草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