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烛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857页(1544字)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牛筋(《本草拾遗》),南烛、乌草(《开宝本草》),黑饭草、乌饭草(《日华子本草》),染菽、草木之王、惟那木(《本草图经》)。
基源 为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的果实。
原植物 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又名南竺、苞越桔(江苏),南烛(《中国植物志》)。
余项参见“南烛叶”条。。【生药】:
采集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果实,晒干。
药材产于江苏、浙江等地。
鉴别 果实球形,直径4~5mm;表面暗赤褐色,有细皱纹,具宿萼,萼筒钟状,先端5浅裂,裂片三角形,约包被果实2/3以上,顶端具黄色点状的花柱痕迹,基部常有果柄。
味酸而稍甜。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附 种子含糖分约20%,含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7.02%[1]。花色甙(Anthocyanins)类物质[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58 [2] 张宁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江苏植物研究所,1993
【药理】:
本品提取物在体外能使艾氏腹水癌细胞变性。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62
【药性】:
性味 酸、甘,平。
①《纲目》:“酸、甘,平。”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酸、甘,温。” ③上海中医学院《中药学》:“酸、涩、微甘,平。”
归经 《本草新编》:“肾、肝经。”
功效 强筋骨,益肾气,固精,止泄。
主治 筋骨痿软,梦遗,久痢久泻,赤白带下。
①《纲目》:“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 ②《药材学》:“强精益肾。治久泄梦遗,体虚气弱,赤白带下。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剂。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本草新编》:“治久泄梦遗,气虚体弱,视物模糊:南烛子(生者)1000g,百果、茯苓各120g,芡实250g,山药500g。同捣为饼,火焙干为末。入枸杞子、熟地、山茱萸、桑叶(嫩叶为佳)各500g,巨胜子250g。同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早晨服15g,酒下,日1服。”。
【医药家论述】:
沈金鳌《要药分剂》:“《纲目》于南烛枝叶,载有止泄、除睡、变白三条,于子载有固精、驻颜二条。其强筋益力,子与枝叶相同,此殆互文,非若他药之主治,或子或枝或叶,有绝不相同者也。余尝以南烛子治久痢久泻,辄效。
以治饭后瞌睡,亦效,可知止泄除睡不独枝叶为然也。又尝以子治痢血日久症,亦效,此并《本草》所未及者。
曾制一方,用南烛子为君,制首乌为臣,谷芽生、焦各半为佐,其使药则随症加用,如久痢加黄连、木香、诃子,久泻加山药、建莲,除睡加益智、远志,痢血加黄连、槐花,当归、地榆,真是如响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