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914页(2350字)
【名称出处】:《中国的真菌》
【概况】:
异名 皂荚蕈(《纲目》),赤色老母菌(《中国的真菌》),皂荚菌(《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树舌(平盖灵芝)的子实体。
原植物 树舌(平盖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Pers.ex Gray)Pat.,又名扁木灵芝、扁芝(江苏),扁蕈、白斑菌(四川)。
历史 《纲目》载:“生皂荚树上木耳也。不可食。
采得焙干备用。”又云:“主治积垢作痛,泡汤饮之,微泄效。未己再服。又治肿毒初起,磨醋涂之,良。”经《新华本草纲要》考证即为本品。
四川成都市东城区草药诊所的验方中用本品治疗食癌。
形态 单生或散生;菌盖无柄,半圆形,扁平或扁半球形,5~19(-30)×6~32(-50)cm,厚3~13cm,表面灰色或灰褐色,常有大量自身的孢子散布在菌盖表面而呈褐色,老时常呈暗褐色,有同心环状棱纹,有时有疣或瘤,皮壳脆骨质,常龟裂,边缘薄或厚,钝,幼嫩时边缘淡黄褐色,下侧无子实层,皮壳断面暗褐色,厚1~3mm;菌肉浅栗色,木质,坚硬,有时近皮壳处白色;管口近白色至淡黄色,受伤或用手抚摸时即变为淡褐色,圆形,每1mm内有4~6个;菌管多层,每层厚约2~16mm,孢子卵圆形,壁二层,内壁褐色且布以不显着的小疣,外壁无色透明,顶端呈截形,7.6~9.5×4.5~6μm。(图见《长江三角洲及邻近地区孢子植物志》.87页.图Ⅱ-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阔叶林中阔叶树枯树干、树桩上,有时也生于竹茎的基部。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为世界广布种。
。【化学】:含有多糖类、二氢麦角甾醇(5,6-Dihydro-ergosterol)[1]、麦角烷-7,22-二烯-3β-棕榈酸酯(Ergosta-7,22-dien-3β-yl-palmitate)、赤杨酮(Alnusenone)、木栓酮(Fridelin)、麦角甾烷-7,22-二烯-3-酮(Ergosta-7,22-dien-3-one)、麦角甾烷-7,22-二烯-3β-醇(Ergosta-7,22-dien-3β-ol)、麦角甾醇(Ergosterol)、麦角甾烷-5,8,22-三烯-3β,15-二醇(Ergosta-5,8,22-triien-3β-,15-diol)、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tol peroxide)、9(11)脱氢麦角甾醇过氧化物(9(11)-Dehydroergosterol peroxide)[2]、树舌酸(Ganoderenic acid)、呋喃树舌酸(Furanoganoderic acid)、Ganoderic acid)[3]、多种长链脂肪酸[4]和多糖[5]。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36 [2] CA 1992;116:170112u [3] Phytochemistry 1988;28(1):193 [4] J Chromatogr 1989;472(1):290 [5] CA 1989;111:228630b
【药理】:
①免疫调节效应 从长白山树舌子实体中提取的树舌多糖(含糖量97.8%)观察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舌多糖在体外协同ConA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协同ConA诱导Th细胞产生淋巴因子IL-2和r-IFN;在体内增强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增强Th细胞产生r-IFN能力。
树舌多糖在体外还能刺激小鼠腹腔Mφ,诱导其产生IL-1样活性物质[1]。 ②抗肿瘤作用 树舌多糖20mg/(kg·d)sc,连续15d,对于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的小鼠,可使带瘤率下降,瘤重减轻,并使接种S180小鼠体内NK活性和脾细胞产生r-IFN和IL-2能力明显增强,认为树舌多糖抑瘤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强机体内NKC活性和Th细胞产生IL-2、r-IFN能力[1]。 ③抗乙肝病毒(HBV)作用 通过体外抑制、细胞培养、鸭整体实验,对树舌抗HBV作用进行系统研究,证明树舌确有抑制HBV的药理作用,但树舌的不同制剂,不同成分对HBV的抑制率不同。其中体外抑制HBV-DNAP实验,以2.25%碱提取物抑制率87.6%为最高,其次为真空干粉抑制率70%以上[2]。
参考文献 [1]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9;5(6):363 [2] 北京医学 1990;12(4):253
。【药性】:性味 《秦岭巴山药物志》:“微苦,平。”
功效 消炎解毒,抗癌。
主治 《泰岭巴山药物志》:“食道癌。”
用法用量 内服:3g,炖猪心、肺服。。【临床应用】:
食疗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食管癌:树舌30g,炖猪心、肺服。日服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