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菊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078页(2574字)

【名称出处】:《福建药物志》

【概况】:

异名 白花除虫菊(《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菊科匹菊属植物除虫菊的头状花序和全草。

原植物 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1um Trev.[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Trev.)Vis.]

历史 本品原产于欧洲,主要用于农业杀虫剂。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引种栽培,除用于杀虫外,也有用于治疥癣。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7~60cm,全株浅银灰色,被贴伏短绒毛,叶背面更密。

茎单生,少数丛生,自茎基分枝或不分枝。基生叶叶柄长10~20cm;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5~4cm,宽1~2cm,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片3~5对,卵形或椭圆形,二回为深裂或几全裂,裂片全缘或有齿;中部茎叶柄长2.5~5cm,叶片与基生叶同并等样分裂;向上叶片渐小,二回羽状分裂或不裂。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或顶生3~10个组成疏松的伞房花序;总苞直径12~15mm,总苞片约4层,外层的披针形,长约4mm,几无膜质边,中内层披针形至宽线形,长5-6mm,边缘膜质,白色,全部总苞片硬草质,背面有腺点及短毛,外层的毛较密。缘花舌状,雌性,白色,舌片长12~15mm,宽4~5mm,顶端平截或微凹;中央花管状,两性,黄色。

瘦果长2.5~3.5mm,具5~7条椭圆形纵肋;冠毛冠状,长0.8~1.5mm,边缘浅齿裂。花果期5~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11页.图6436)

生境与分布 原产于欧洲。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

耐干燥,怕水涝,忌连作。适在中性及微酸性砂质壤土中生长。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

南方宜在8月下旬~9月下旬播种;北方行春播,于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播前须将种子放入18~20℃温水中浸种6~8小时,浸后用湿布覆盖,每天翻动1~2次,种子萌发时播种。将种子拌掺细土后撒播或条播于苗床。

每亩用种量0.4~0.5kg。播后覆薄土或草木灰,稍加镇压后再盖草,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揭草,结合除草适当进行间苗,并用稀薄粪水追施,苗高10cm时即可出圃,按行株距各40cm定植,每穴定值1~2株。

亦可进行直播,以株行距30×50cm点播,苗高10~15cm时定苗,每穴1~2株。定植后,结合中耕除草,加强肥水管理,雨季注意排水。病害萎缩病,可拔除病株,撒施石灰粉消毒,并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

虫害地老、蛴螬,参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化学】:

含除虫菊素[1]、倍半萜内酯:Chrysanin、除虫菊内酯Chrysanolide)、Dihydro-β-cyclopyrethrosin[2]、(11R)-11,13-二氢塔里定A[(11R)-11,13-Dihydrotatridin-A]、(11R)-11,13-二氢塔里定B[(11R)-11,13-Dihydrotatridin-B]、(11R)-6-O-β-D-葡萄糖-11,13-二氢塔里定B、塔里定A(Tatridin-A)(1)、塔里定B(Tatridin-B)(2)、棕矢车菊定(Jaceidin)、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7-半乳糖醛酸甲酯(Apigenin-7-galacturoniic acid methyl ester)、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Apigenin7-glucuronicacid)[3]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48 [2] Can J Chem 1971;49:2103 [3] Phytochemistry 1983;22(5):1219

【药理】:

杀虫作用 除虫菊对多种昆虫如蚊、蝇、臭虫和蟑螂等有毒杀作用。

昆虫接触除虫菊素后1~2min内即出现过度兴奋,运动失调,迅速被击倒和麻痹。部分昆虫可于1日后复苏。

除虫菊素是典型的神经毒,直接作用于可兴奋膜(Excitable membrans),干扰膜的离子传导,主要影响神经膜的钠通道,使兴奋时钠的传导增加的消失过程延缓,致使跨膜钠离子流延长,引起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轴突反复活动。

短暂的神经细胞去极化和持续的肌肉收缩。

高浓度时抑制神经膜的离子传导,阻断兴奋。

毒性 除虫菊素口服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低,它对昆虫和哺乳动物的毒性比其它大多数有机杀虫剂都低,并且在体内被迅速代谢,实际上不留下残余物。

除虫菊内酯(Chrysanolide)对温血动物有毒,52mg/ kg sc,可于48h内死亡。

参考文献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51。【药性】:

性味 苦,凉。

有毒。

功效 杀虫灭疥。

主治 疥癣,灭蚊、蝇、跳蚤、虱、臭虫。

用法用量 外用:研粉调敷。常作杀虫药原料。

使用注意 过敏体质慎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疥癣:除虫菊研粉,调敷患处。”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驱蚊:除虫菊研粉制成蚊香,点燃烟熏。”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灭孑孓:除虫菊,用20倍水浸液,投入污水中。”

上一篇:孩儿茶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