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121页(2408字)
【名称出处】:《开宝本草》
【概况】:
异名 洋茴香(哈尔滨),野小茴(甘肃),小茴香、土茴香、野药茴(广西)。
基源 为伞形科莳萝属植物莳萝的果实。莳萝属全世界仅1种,中国有产并入药。
原植物 莳萝Anethum graveolens L.
历史 莳萝始载于《开宝本草》。
《图经本草》载:“今岭南及近道皆有之,三四月生苗,花实大类蛇床而簇生,辛香,六七月采实。”《纲目》也载:“其子簇生,状如蛇床而短,微黑,气辛臭,不及茴香。”所述均与今之莳萝相符。
形态 一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60~120cm,全株无毛,有强烈香气。茎单一,圆柱形,光滑,有细条纹。
茎生叶有柄,叶柄长4~6cm,基部有宽阔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宽卵形,三~四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长4~20cm,宽不及0.5mm;茎上部叶较小,分裂回数少,叶无柄,仅有叶鞘。
复伞形花序常呈二歧式分枝,伞形花序直径5~15cm;伞辐10~25,稍不等长;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15~25;无小总苞片;花瓣黄色,中脉常呈褐色,长圆形或近方形,先端小舌片钝,近长方形,内曲;花柱短;萼齿不显着;花柱基圆锥形至垫状。 双悬果的分果爿卵状椭圆形,长3~5mm,宽2~2.5mm,成熟时褐色,背部扁压状,背棱细但明显突起,侧棱狭翅状,灰白色;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直。花期5~8月,果期7~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2分册.216页.图版87)
生境与分布 原产欧洲南部。中国东北、甘肃、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有栽培。。【化学】:
含葛缕酮(香芹酮,Carvone)、柠檬烯(Limonene)、莳萝油脑(Dillapiole)、香柑内酯(Bergapten)、伞形花内酯金合欢醚(Umbelliprenin)即7-羟基香豆素金合欢醇醚、蜡、γ-谷甾醇等。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08
【药理】:
①平喘镇咳作用 经豚鼠组胺恒压喷雾致喘法和小鼠浓氨水恒压喷雾致咳法试验表明,本品所含的葛缕酮有平喘作用和一定的镇咳作用。
②抗菌作用 有报道葛缕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并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 ③其它 大鼠长期服用葛缕酮,可对抗香豆精类物质引起的出血。葛缕酮还有驱虫作用,1:1000以上浓度可杀牛肝蛭虫。
本品所含的香柑内酯亦有杀灭钉螺及抗微生物作用。
毒性 葛缕酮小鼠ig给药的L.D50为1.3±0.1ml/kg;大鼠ig的LD50与1.64g/kg。犬缓慢静脉滴注的LD为0.34g/kg(心率变慢,血压下降)。
参考文献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23,186
。【药性】:性味 辛,温。
①《本草拾遗》:“辛,香。” ②《开宝本草》:“辛,温。”
归经 入脾、肾经。 ①《药品化义》:“入肝,肾、膀胱三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胃、肾、膀胱、小肠。” ④《本草再新》:“入脾、胃、肾三经。”
功效 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解鱼肉毒。
主治 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 ①《本草拾遗》:“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胁痞满。” ②《海药本草》:“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 ③《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 ④《医林篡要》:“润肾补肾,补命门,暖丹田,开胃调中,上达膻中,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治寒疝。” ⑤《随息居饮食谱》:“温胃健脾,散寒止痛,杀虫消食,调气止呕,定腰,齿疼,解鱼肉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4.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气阴不足及有火者不宜。
《海药本草》:“不可与阿魏同用,夺其味尔。”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莳萝丸(《普济方》)治小儿腹胀,霍乱呕逆,腹冷食不下及胁痛:莳萝,为末,糊丸如绿豆大。
3岁30丸,青皮汤下。 ②《摄生众妙方》:“治疝气偏坠,女子瘕病:莳萝36g。炒褐色,为细末。
无灰好酒服。
” ③《永类铃方》:“治闪挫腰痛;莳萝,作末,酒服4g。” ④《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脘腹气胀,两胁痞满,食欲不振:莳萝子3~9g。水煎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谓:个别地区将莳萝误作小茴香用。
。
【医药家论述】:
①黄宫绣《本草求真》:“小茴,与宁夏大茴同功,入肝燥肾温胃,但其性力稍缓,不似大茴性热,乃看证候缓急,分别用之耳。酒炒、盐水炒,各随病症活用。” ②张德裕《本草正义》:“莳萝子,藏器谓治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胁痞满;《日华》谓健脾开胃,杀鱼肉毒,治肾气。皆温辛行气散寒之功,治诸疝为佳,然辛香燥烈,耗气伤津,止可借以行经,不可独任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