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骨七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172页(1398字)

【名称出处】:《贵州中草药名录》

【概况】:

异名 穿心莲、麻布袋(《贵州中草药名录》),七连环(云南),九连环(陕西),麻布七(湖北)。

基源 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高乌头的干燥块根。

原植物 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Lycoctonum shansiese Nakai),又名曲芍(贵州),碎骨还阳(湖北),网子七(陕西),穿心莲(云南)。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长达20cm,粗达2cm。

茎高60~150cm,中部以下几无毛;基生叶1枚,与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肾形或圆肾形,长12~14.5cm,宽20~28cm,基部宽心形,3深裂约至叶长的6/7处,中裂片楔状狭菱形,渐尖,3裂,边缘有不整齐的三角形锐齿,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3裂稍超过中部。总状花序长20~50cm,具密集的花,轴及花梗多少密被紧贴的短柔毛;小苞片通常生花梗中部,狭线形,长3~9mm;萼片蓝紫色或淡紫色,上萼片圆筒形,高1.6~3.0cm,粗4~9mm,外缘在中部之下稍缢缩;花瓣长达2cm,唇舌形.长约3.5mm,距长约6.5mm,向后拳卷;花丝大多具1~2小齿。蓇葖长1.1~1.7cm。种子倒卵形,具3条棱,长约3mm,褐色,密生横狭翅。

花期6~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7卷.169页.图版28: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150~3700m的山坡草地或林中。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贵州。。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根。

【化学】:

含二萜乌头类生物碱:高乌碱(Lappaconitine)、扁碱酸单甲醋(Lycaconitic acid monomethylester)、羟基高乌碱(Ranaconitine)。

参考文献 中药通报1989;6(2):26

【药性】:

性味 苦、辛,温。

有毒。 ①《贵州民间药物》:“温,苦、辛、咸。” ②《陕西中草药》:“苦、辛,温。有毒。

功效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

主治 风湿腰腿痛,痧气腹痛,胃痛,心悸,跌打劳伤,瘰疬,疮疖。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心气痛,胃气痛。” ②《贵州草药》:“宁心,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治痧症腹痛,胃气痛,心悸,跌打损伤。” ③《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腿痛,劳伤,疮疖,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性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破骨七3~6g,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上一篇:破血丹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