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母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381页(1037字)

【名称出处】:《广西中药志》

【概况】:

异名 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

基源 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稔的根。

原植物 白背黄花稔Sida rhombifolia L.

余项参见“黄花母”条。。

【化学】:

根和地上部分含胆碱(Choline)、甜菜碱(Betaine)与苯乙基胺(β-Phenethylamine)、喹唑啉(Quinazoline)、羧化的色胺(Carboxylatedtryptamiines)三种类型的生物碱[1]。并含叶蛋白[2]

参考文献 [1] Planta Med1981;43(4):384 [2] CA 1994;120:215740r(Food chem 1994;49(3):245)

【药性】:

性味 甘、淡,凉。

《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

功效 疏风解表,消炎解毒,祛湿止痛,散瘀拔毒。

主治 感冒发热,小儿风湿,咽喉炎,扁桃体炎,菌痢,肠炎,泌尿系结石,黄疸,疟疾,赤白带下;外敷刀伤,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30~90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治腰腿痛:黄花稔干根(即黄花母根)30g,墨干2条,酒水各半炖服。”

单方应用 ①《广西中药志》:“治哮喘:黄花母根60g,白糖30g。煎汤服。” ②《福州市民间药草》:“治阴疽结毒:黄花稔根、茎60g,红糖30g。开水炖服。

食疗 ①《福建中草药》:“治痈肿成脓,但气虚不易溃破者:鲜黄花稔根30~90g,或加排骨。水煎服。

” ②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治崩山疔(气性坏疽):鲜黄花稔根90g,水煎服;或加肉适量,酒炖服。”

上一篇:黄花母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