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条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416页(1113字)

【名称出处】:《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概况】:

异名 木锦儿(《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豆科锦鸡儿属植物黄荆条的花。

原植物 Caragana frutex(L.)K.Koch

形态 灌木,高0.5~2m。

枝条细长,褐色、黄灰色,有条棱,无毛。假掌状复叶,有4片小叶;托叶三角形,先端钻形,脱落或硬化成针刺,长1~13mm,叶柄长2~10mm,短枝者脱落,长枝者硬化成针刺,宿存;小叶倒卵状倒披针形,长6~10mm,宽3~5mm,先端圆形或微凹,具刺尖,基部楔形,两面绿色。花梗单生或并生,长9~21mm,上部有关节;花萼管状钟形,长6~8mm,茎部偏斜,萼齿很短,具刺尖;花冠黄色,长20~22mm,旗瓣近圆形,宽约16mm,瓣柄长约5mm,翼瓣长圆形,先端微凹入,瓣柄长为瓣片的1/2,耳长为瓣片的1/3~1/4,骨瓣长约22mm,瓣柄较瓣片稍短,耳不明显;荚果筒状,长2~3cm,宽3~4mm。花期5~6月,果期7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42卷.第1分册.20页.图版4 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间。产于新疆塔城、额敏、巩留、霍城。原苏联、蒙古、欧洲也有。

【化学】:

地上部分含多种香豆素:香柑内酯(Bergaptin)、花椒毒素(Xanthotox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栗树皮素(Esculetin)、东莨菪素(Scopoletin)[1]、异李素(Isorhamnet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杨梅树皮素(Myricetin)[2]

附 花与叶中的香豆素含量比茎中的高[3]

参考文献 [1] CA 1984;100:135843f [2] CA 1988;108: 34791x [3] CA 1987;106:192769j

【药性】:

性味 甘,平。

功效 补血,活血。

主治 跌打损伤,痘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上一篇:黄刺皮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