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440页(1872字)

【名称出处】:《嘉祐本草》

【概况】:

异名 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霸天伞、棉花蒿(《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棉花、水芙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秋葵(福建、贵州),黄葵(贵州、云南),黄稀饭花、大麻(贵州),野芙蓉、假棉花(广西、云南),啜脓兰、棉花葵、假阳桃、金花捷根(福建),黄花莲、爪莲、疽疮药、追风药(江西),野棉花、火炮药、黄芙蓉、辛麻、豹子眼睛花、荞面花、弥勒佛掌(云南),崽鞭(湘南瑶语)。

基源 为锦葵科黄蜀葵属植物黄蜀葵的花。

原植物 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Hibiscus manihot L.]

历史 黄蜀葵始载于《嘉祐本草》。掌禹锡曰:“春生苗叶,颇似蜀葵,而叶尖狭多裂缺,夏末开花浅黄色”。

《纲目》载:“叶大如蓖麻叶,深绿色。开岐丫有五尖如爪形,旁有小尖,六月开花,大如碗,鹅黄色,紫心六瓣而侧,旦开、午收、暮落,人亦呼侧金盏花。随即结角,大如拇指,长二寸许,本大末尖,六棱有毛,老则黑色,其棱自锭,内有六房如芝麻房,其子累累在房内,状如苘麻子,色黑。

其茎长六七尺,剥皮可作绳索。如上所述并对照其附图,经考证,与本种相符。

形态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2m。

茎直立,圆柱形,疏被长硬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6~18cm,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形,长1~1.5cm;叶片轮廓阔卵形,掌状5~9深裂分裂至中部以下,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1~6cm,边缘有疏钝齿,两面疏生长硬毛。花大,单生于叶腋或枝端,花梗比叶柄短;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长15~25mm,宽5~7mm,被长硬毛,宿存;花萼佛熖苞状,5裂,比小苞片长,被柔毛,果时脱落;花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cm;雄蕊柱长1.5~2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子房5室,胚珠多数。

蒴果椭圆形,长4~5cm,被硬毛;种子多数,肾形,有数条被绒毛的条纹。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14页.图3357)

生境与分布 各地庭园及公园均有栽培。

中国东北、西北外,各省区均有。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化学】:

含花色素类等黄酮成分[1,2]

附 根含粘液质、蔗糖、淀粉、蛋白质;叶含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B1、胡萝卜素等[1]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82 [2] 中药材 1990;13(12):36

【药性】:

性味 《纲目》:“甘,寒、滑。”

功效 通淋,消肿,解毒。

主治 淋病,痈疽肿毒,汤、火伤。

①《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6g。外用:研末调敷或油浸涂。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独圣散(《圣济总录》)治砂石淋:黄蜀葵花30g。

炒,捣罗为散,每服2g,食前米饮调下。 ②蜀葵膏(《仁斋直指方》)治痈疽肿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 ③《经验方》:“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 ④《肘后方》:“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 ⑤《仁斋直指方》:“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3g,黄丹1.5g,敷之。” ⑥《普济方》:“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