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581页(2108字)

【名称出处】:《广西植物》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甜茶的叶片。

原植物 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R·chingil Hu var.dulcis S.Lee)

历史 由于其叶片味甜,故名甜茶。在广西民间有悠久应用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泡茶饮用,亦用来代糖加工食品,还可入药。80年代初由广西植物研究所等进行了甜茶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毒性的研究,现已推广生产。

形态 落叶灌木,高1~3m,茎直立或倾斜,常被白粉,幼苗时紫红色,上端皮刺较密,成长后变绿色,上半部无皮刺或稀具皮刺;枝条稀疏,圆柱状,稍软,亦常弯垂,一般长1m以下,绿色,被白粉,疏生皮刺,上端多平滑,二年生枝条具短枝数条至十余条不等。

单叶,互生,幼苗时初生叶5深裂,绝不为3深裂,成长叶纸质,轮廓近圆形,长5.2~11cm,大者可达16cm以上,宽5~13(22)cm,基部近心形或狭心形,掌状7深裂或5深裂,极罕6或8裂,裂片披针形或椭圆形,中央裂片较长,长4~9(19)cm,宽1.6~3.3(3.8)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边缘具重锯齿,基出脉通常7或5条,在两面上稍突起,被灰白色或灰褐色短柔毛,间或有1~2小刺,裂片上有侧脉数对至12对;叶柄长2~5cm,上面有浅槽,下面具小刺1~2枚;托叶长2~4mm,常不脱落,下半部贴生于叶柄;苗期初生叶托叶下部于叶柄两侧延伸成翼状,紫红色。花单生于短枝先端,弯垂,直径3~5cm;花梗长1.5~4.5cm,花萼5深裂,内外两面均密被灰褐色或灰白色短柔毛,裂片披针形,先端具长约2mm的骤然突出的细尖头;花瓣5,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数插生在花萼口部,基部合生,排成不规则的三层,花丝扁,花药背着;雌蕊多数,生于突起的花托上,子房密生灰白色短柔毛,花柱丝状,柱头小头状。

聚合果卵球形,幼时灰青色,熟时橙红色,味甜可食。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6月果熟。(图见《广西植物》.1卷.4期.19页图)

生境与分布 通常生长在海拔500~1000m的丘陵山地常绿阔叶疏林、林缘、松杉疏井或灌丛中。分布于北起广西金秀、昭平等县,南达岑溪南部,东界苍梧,西抵桂平,处在北纬23~24°,东经110~111°30′这样一个区域。。【生药】:

采集 从4~11月都可采收。

为了不影响植株的生长,分两次采收为宜。第1次在6~7月间,主要采收已经开花植株的叶片。第2次在10月间,主要采收未开花的一年生植株的叶片。

采收方法,一般是就地摘取叶片装入袋内或筐内。

采回的叶片要象制茶那样炒和烘。如只作提取甜茶素用,晒干即可,制成的干品一定要放干燥处保存。

。【化学】:

叶含苦莓甙F1(Niga-ichigoside F1;19α-Hydroxyasiatic acid 28-β-glucopyranosyl ester)[1]、甜菊甙(Stevioside)[2]、悬钩子甙(拟)(Rubusoside)[3]、苏格冬青甙(拟)(Sugeroside)、甜茶糖甙(Suavioside)A;(17-Oβ-D-glucoside ent-kaurane-3α,16β,17-triol)[5]、秦氏悬钩子甙F1、F2、F3、F4、F5(Goshonoside F1,F2,F3,F4,F5)[4,6]

附 根含甜茶甙(拟)(Suavissimoside;2α,3β,19α-Trihydroxyurs-12-ene-23,28-dioic acid)[1]。果与愈伤组织(Callus)含悬钩子甙(拟)(Rubusoside)[4,7]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85;33(1)∶37 [2]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82;2(2)∶38 [3] CA 1990;112∶217388y [4] Chem Pharm Bull 1987;35(7)∶3021 [5] Chem Pharm Bull 1990;38(6)∶1743 [6] Phytochemstry 1984;23(3)∶615 [7] 中国农业科学 1993;26(5)∶82。【药理】:

毒性 甜茶素ig,对小的LD50为2413±200mg/kg。

参考文献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5;(创刊号)∶203

【药性】:

功效 清热生津。

主治 糖尿病,高血压病。

上一篇:甜草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