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642页(662字)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 为鹿科鹿属动物梅花鹿或鹿的皮。

原动物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马鹿Cervus elaphus L.

余项参见“鹿茸”条。

【生药】:

采集 宰杀后,剥取外皮。

加工炮制 用温水浸泡,去净毛、垢,切成小块,风干。

【药理】:

鹿皮中取得的胶原物质300mg/kgig,连续14d,对x线照射小有升高血液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也增加,表明有调节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4;20(6):569

【药性】:

性味 咸,温。

功效 解毒,补气,涩精。

主治 漏疮,白带,崩漏,滑精。涂一切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外用:烧灰调涂。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四川中药志》:“治妇女白带,血崩,男子肾虚滑精:鹿皮9~12g,水煎服。”

上一篇:鹿头肉 下一篇:鹿耳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