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孔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692页(851字)

【名称出处】:《中国的真菌》

【概况】:

异名 松橄榄(《滇南本草》)。

基源 为多孔菌科隐孔菌属真菌隐孔菌的子实体。

原植物 隐孔菌Cryptoporus volvatus(Peck)Hubb.,又名黑迈(云南)。

历史 《滇南本草》载:“松橄榄,味苦、甘、性微寒。治大肠下血、积热之毒。疗内外九种痔疮。治牙齿疼。

将松橄榄于疼牙上咬住,疼即止。”以上所指即为本品。

形态 菌盖无柄或有柄状的基部,球形或扁球形,长径2~4.5cm.短径1.5~3.5cm,厚1~3cm,表面平滑,深蛋壳色至栗色或可可色,边缘钝圆,与白色菌幕相连;菌管层被菌幕所遮盖,反在后侧有1圆形孔口,外观上整个子实体如一空囊;菌肉近白色,厚2~8mm;菌管长2~5mm,管口圆形,浅粉灰色,每1mm内有3~4个;孢子长方椭圆形,透明无色,壁表平滑,10~13×4.5~6μm。(图见《中国药用真菌》.86页.图3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松树(Pinus)上。

分布于黑江、河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

【化学】:

含果糖、葡萄糖、乳糖、D-甘露糖。

参考文献 现代应用药学 1988;5(5):17

【药性】:

性味 微苦,平。

功效 止咳,平喘,解毒。

主治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治气管炎,哮喘,小儿断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