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山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726页(1588字)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
【概况】:
异名 新莨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白商陆(四川),小独活(贵州),拟颠茄(《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茄科天蓬子属植物天蓬子的根。天蓬子属全世界1种,中国特产。
原植物 天蓬子Atropanthe sinensis(Hemsl.)Pascher
历史 云南民间草药。根供提取莨菪烷类生物碱的原料。系有毒植物,《有毒中草药大辞典》、《中国有毒植物》均有收载。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5m,全株秃净。
根茎粗壮,茎直立,常带深紫色。叶互生,上部一大一小双生,叶片纸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0~15cm,宽4~8cm,叶端渐尖,叶基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侧脉6~9对。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略俯垂,花萼球形,5齿裂,果时增大呈壶状,不紧贴果实,花冠窄钟形,5浅裂,初绿渐转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基部,不伸出花冠外,雌蕊子房圆锥状,花柱伸出花冠外,柱头浅2裂。蒴果球形,径约2cm,为宿萼包裹,顶端盖裂,果柄长约3cm,种子多数,类圆形,扁平。花期4~5月,果期8~9月。(图版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710页.图537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380~3000m杂木林下阴湿处或溪边,分布于中国中部及西南部的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生药】:
采集 秋、冬季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
根含总生物碱0.41%,其中莨菪碱为0.24%,东莨菪碱0.11%,红古豆碱0.06%;果实及种子含总生物碱0.47%,其中东莨菪碱为0.30%,莨菪碱为0.17%[1]。
地上部含总碱0.90%~2.30%,其中莨菪碱0.40%~0.65%,东莨菪碱0.40%~1.60%[2]。
附 叶含莨菪亭、东莨菪甙、七叶亭、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对羟苯甲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山柰酚3-O-β-D-半乳糖甙、山柰酚3-O-β-D-葡萄糖半乳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槲皮素3-O-β-D-半乳糖葡萄糖甙、槲皮素3,7-二-O-β-D-葡萄糖甙[3]。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7 [2] CA 1991;115:275761n [3] CA 1990;112:95505m。【药性】:
性味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温。有大毒。” ②《新华本草纲要》:“根:辛、苦,温。剧毒。
”
功效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止痛。
主治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瘫痪,破伤风。” ②《新华本草纲要》:“风寒感冒,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瘫痪。”
用法用量 内服:0.2g;或适量浸酒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云南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瘫痪,破伤风:搜山虎1g,泡酒500g。每次5~10ml,每日2次。” ②《云南中草药》:“治风寒感冒:搜山虎0.2g,生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