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鹕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882页(1124字)

【名称出处】:《嘉祐本草》

【概况】:

基源 为鹈鹕科鹈鹕属斑嘴鹈鹕的嘴。

鹈鹕属全世界计有6种,中国有3种。

原动物 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 Gmelin又名鹈鹕(《庄子》),鹕(《山海经》),(《尔雅》),淘河(《尔雅》郭璞注),逃河(《嘉祐本草》),淘鹤(《普济方》),淘鹅、犁涂(《纲目》),水流鹅(《南越笔记》),塘鹅(《中国药用动物志》)。

历史 本品首载《嘉祐本草》。《纲目》载于第47卷禽之一。

禹锡曰:“鹈鹕,大如苍鹅。颐下有皮袋……。”时珍曰:“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

喙长尺余,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

好群飞,沈水食。”综其所述,基本与现代药用鹈鹕原动物一致。

形态 体长约1.5m,体重约1.5kg左右。

有1个长大的嘴,上嘴边缘有大的蓝黑色斑点,下嘴中部边缘也有蓝黑色斑点。喉囊伸达嘴的全长。

头、颈白色,枕部的羽冠及后颈一条长的翎领为粉红色。上背、肩羽及翅等均淡黄褐色。

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初级覆羽黑褐色。下背、腰白而沾些淡红色。

尾羽银灰色,尖端白色,尾下覆羽同腰羽。嘴甲橙黄色,喉囊淡黄色,虹膜淡红黄色。

跗踱和趾棕黑色,爪黄色。

(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210页.图291)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江河,湖泊及沿海。分布于新疆、河北、山东、江苏及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生药】:

采集 春、秋捕捉,杀死后取嘴,干燥备用。

加工炮制 烧存性、研末。

【药性】:

性味 《嘉祐本草》:“咸,平。”

功效 解毒,止痢。

主治 赤白久痢。 《嘉祐本草》:“主赤白久痢成疳者。”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服,每次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嘉祐本草》:“治赤白久痢成疳者:鹈鹕嘴烧为黑末,服3g。”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人食其肉,取其脂入药用。”

上一篇:鹈鹕脂油 下一篇:湖北贝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