耧斗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085页(1083字)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
异名 血见愁(东北)。
基源 为毛茛科耧斗菜植物属耧斗菜的干燥带根全草。
原植物 耧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
形态 根肥大,圆柱形,粗达1.5cm,简单或有少数分枝,外皮黑褐色。茎高15~50cm,常在上部分枝,有柔毛和密被腺毛。基生叶少数,二回3出复叶;叶片宽4~10cm,中央小叶具1~6mm的短柄,楔状倒卵形,上部3裂,裂片常有2~3个圆齿,表面绿色,背面粉绿色至淡绿色;叶柄长达18cm,基部有鞘。
茎生叶数枚,为一至二回3出复叶,向上渐变小。花3~7朵,倾斜或下垂;苞片3全裂;萼片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顶端微钝;花瓣瓣片与萼片同色,直立,倒卵形,距直或微弯,长1.2~1.8cm;雄蕊长达2cm,伸出花外,退化雄蕊白膜质,线状长椭圆形;心皮密被伸展的腺状柔毛;花柱与子房近等长。
蓇葖长1.5cm;种子黑色,狭倒卵形,长约2mm,具微突起的纵棱。花期5~7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7卷.494页.图版118∶5~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00~2300m间山地路旁、河边和潮湿草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河北、山西、宁夏、青海东部、甘肃、山东。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化学】:
根含木兰碱,小檗碱。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4
【药性】:
性味 ①《新华本草纲要》:“微苦、辛,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微苦、辛,凉。”
功效 清热解毒,调经止血。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治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呼吸道炎症,痢疾,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鲜品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内蒙古中草药》:“①治月经不调、子宫出血:鲜耧斗菜15g,水煎服。 ②治痢疾:鲜耧斗菜根3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