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芦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27 10:26:57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247页(852字)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纲目》),苦篠(《南越笔记》)。
基源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皋芦的叶。
原植物 皋芦Camellia sinensis O.Ktze.var.macrophylla Sieb.(Thea sinensis L.var.macrophylla Sieb.)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广州记》载:“新平县出皋芦,叶大而涩。”又《南越志》载:“龙川县出皋芦,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所述似本品。
形态 常绿灌木,高1~5m。叶薄革质;叶柄长3~6cm;叶片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7cm,急尖或钝,有短锯齿。花腋生,白色,比茶花略大;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数。
蒴果扁圆形。花期秋季。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3879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林下及林缘。分布于四川、云南。
。【药性】:性味 ①陶弘景:“苦、涩。” ②《纲目》:“苦,平。”
功效 除烦热,通淋涩。
主治 头痛烦热,喉痛,淋病。 ①《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 ②《海药本草》:“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 ③《纲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使用注意 《纲目》:“胃冷者不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