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123页(2138字)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鱼、白(《埤雅》),白脚鲢(《医林纂要》),鲢子、洋胖头(《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基源 为鲤科鲢属动物鲢,药用其肉。
原动物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Cuvier et Valencienes)
形态 体侧扁,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体各部分比例随个体大小不同变异幅度很大。头大,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
吻宽钝。眼小,位于头侧中轴之下。
口宽大,亚上位,咽头齿1行,平扁,草履状。鳃耙特化,愈合成一半月形海绵状过滤器。体被小圆鳞。
侧线鳞108~120,广弧形下弯。
背鳍3、7,无硬刺,较短,其起点距吻端与尾鳍基约相等。臀鳍3、12~13,中等长,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
胸鳍7、8,下侧位,可伸达或略超过腹鳍基部。腹鳍1、7~8,起点距胸鳍比距臀鳍为近,长不达肛门。尾鳍深叉状。
腹腔大,腔膜黑色。
鳔2室,前室长而膨大,后室锥形,末端小。体背侧面暗灰色,下侧银白色,各鳍淡灰色。
(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218页.图234)
生境与分布 多生活于水的上层。性活泼,能跳出水面,受惊后四处跳跃。平时栖息在江河、湖泊及其附属水体中摄食肥育。分布较广,中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域均产。
。【生药】:采集 常年均可捕捞,捕获后去鳞,剖腹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化学】:
全鱼:每500g中可食部分占60g,其中含水量为76g,蛋白质55.8g,脂肪14.4g,灰分36g,钙84mg,铁3.6mg,硫胺0.3mg,核黄素0.63mg,烟酸6.3mg等。
含甲基胺、乙基胺、二甲基胺、二乙基胺等。
肉:氨基酸含量随鱼龄不同而有升降,如雌鱼成熟时鸟氨酸、组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含量降低,而雄鱼成熟时组氨酸含量上升,但牛磺酸、甘氨酸、α-丙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含量也下降。含次黄嘌呤(Hypoxanthine)、腺苷二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一磷酸、肌苷酸(Inosinic acid)、肌苷等。
含类胡萝卜素类1.34μg/g,其中有β-胡萝卜素(β-Carotene)、鸡油菌黄质(Canthaxanthin)、异玉米黄质(Isozeaxanthin)、叶黄素(Luteoin)、蒲公英黄质(Taraxanthin)、多氧叶黄素(Polyoxyxanthophyll)等。
肝:含类胡萝卜素量较高,达8.9μg/g,其各类与肌肉中类胡萝卜素类似,维生素A及A2的含量也较高。含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分子量约100,000、含己糖激酶同功酶B、C、D(Hexokinase isoenzyme B、C、D)。
精液:含总脂26.5%,以脂肪酸为主,精液及精子含醇脱氢酶(Alcchol dehydrogenase)、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精液含18种、精子含21种矿物元素,其中量较高的为K、Na、Mg、Si、P,尚含Ti、Mn、Zn、Cu、Mo等。
血清:含脂量10%,以磷脂及胆甾醇为主。
卵中含矿物元素种类与精子及精液中所含的种类相似。肠中所含的类胡萝卜素的种类与肌肉相似,但含量较肉中的高。
消化系统中含胰蛋白酶(Trypsin)、淀粉酶、脂酶,其含量随春向秋转移,则逐渐降低。
饲养种内脏含锌14~53ppm,油中含油酸。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19。【药理】:
鲢鱼的肝脂具抗氧活性。
毒性 近年来曾发生吞服鲢鱼胆汁中毒病例。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19
【药性】:
性味 ①《纲目》:“甘,温。” ②《东医宝鉴》:“性平。”
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肺。”
功效 ①《纲目》:“温中益气。” ②《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气,泽肤。”
。【临床应用】:食疗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乳汁少:鲢鱼1条,冬瓜皮50g,共煮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