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43页(6672字)
【名称出处】:《本草品汇精要》
【概况】:
异名 舶茴香(《纲目》),八角大茴(《本草求原》),八角、大料(北方通称)。
基源 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八角的成熟果实。八角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有约30种。
原植物 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又名大茴香(《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品汇精要》,谓:“其形大如钱,有八角如辐而锐,赤黑色,每角中有子一枚,如皂荚子小扁而光明可爱,今药中多用之”。《纲目》列于香项下载:“自番舶来者,实大如柏实,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黄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广西左右江峒中亦有之,形色与中国茴香(指小茴香)迥别,但气味同尔。”据上记载与今用的八角茴香相符。
《中国药典》1990年版亦收载。
形态 常绿乔木,高10~15m。
树皮灰绿色至红褐色,有不规则裂纹。单叶互生或3~6片簇生于枝顶,叶柄长约1cm;叶片厚革质,椭圆形、椭圆状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楔形,全缘,稍内卷,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及透明的油点,下面浅绿色,疏生柔毛。
花两性,单生于叶腋或近顶生,花梗短;花被片7~12,数轮,覆瓦状排列,红色;雄蕊11~20枚,排成1~2轮;心皮8~9,离生,子房长2mm,花柱略短或与子房等长。聚合果系由8个蓇葖果放射排列,直径约3.5cm,红棕色或淡褐色;果柄弯曲呈钩状,长1~3cm。
蓇葖果平,先端钝尖或钝,果皮较厚,成熟时由腹缝线开裂;种子1枚,扁卵形,红褐色,平滑有光泽。(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17页.图7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温暖潮湿、土壤疏松的溪谷中。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印度、越南等地也产。
附注 八角属植物的果实外形极为类似,曾有报道误用同属植物的果实而发生中毒事故。因此要注意鉴别,常见误用品有以下5种。
①莽草,又名芒草(《山海经》),葞、春草(《尔雅》),莽草(《本草经集注》),石桂、红桂(《梦溪笔谈》),鼠莽(《纲目》),山大茴、木蟹(《中药志》)。为狭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的果实。余项参见“紫色”条。曾在湖南、浙江、江西等省误用。 ②土八角,又名土大香(四川西昌)。为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Deils的果实。
红茴香为常绿小乔木;树皮灰白色。单叶互生,革质,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15~18cm,宽4~5.5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花深红色,单生4,数轮,覆瓦状排列;雄蕊10~14,排成1轮;心皮7~8,子房长1.5~2mm,花柱长2.3~3.3mm,明显较子房长。
果实通由7~8个较瘦小的蓇葖果聚合成聚合果,直径2.4~3cm,红褐色;蓇葖果扁平,长约1.5cm,宽4~7mm,先端渐尖,略弯曲呈喙状,果皮较薄。
具特异香气,尝之味先酸而后苦。曾在湖北、湖南、河南误用。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23页.图79)。常生长于溪涧密林中。分布于陕西、河南、贵州、四川至长江中游地区。
作土八角的另一种植物为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 Maxim(Illicium yunnanense Franch.),又名云南茴香的果实,与上种相似,惟花近白色,花被无萼、瓣之分;雄蕊尖顶;蓇葖较上种长而大。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③多蕊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var.multistamineum A.C.Smith与红茴香的区别点为雄蕊数较多,具(16)~23~28枚;叶片较狭;蓇葖果瓣宽。
达6~9mm。曾在四川巫溪误用。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23页.图80)。
分布于四川东部。
④野八角Illicium majus Hook.f.et Thoms.,又名神仙果、大八角(《中药志》)。为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20m,树皮灰褐色。
叶互生或3~6枚呈假轮生;叶柄粗壮,叶片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21cm,宽2~7cm,先端渐尖,向基部渐狭,全缘。花单生或2~3成簇,生于叶腋;花较大,花被片15~21,数轮;雄蕊12~21;心皮11~14,离生呈轮状排列,花柱长于子房,花柱长2.2~3mm。
10~13个蓇葖呈放射状排列成聚合果,直径4~4.5cm,褐色,果柄弯曲;蓇葖果锥形,长1~2cm,宽约1cm,先端长渐尖,顶端直向而不弯曲,喙长3~7mm。
具特异香气,味淡,久尝有麻辣感。曾在广东、湖南误用。(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23页.图81)。
生于密林中。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⑤短柱八角Illieium brevistylurn A.C.Smith,本种接近野八角,其区别点为花被片9~11;开花时花柱短于子房,子房长1.5~2.2mm,花柱长0.8~1.2mm;蓇葖果先端急尖,喙长2~3mm,果皮较厚。
臭微,味微苦辣,麻舌。
有毒。(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23页.图82)。
生于林下灌丛中或溪边半荫处、岩石山上。分布于湖南南部、广东、广西。
。【生药】:
栽培 宜在土层深厚,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肥沃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幼树喜荫,成年树喜光。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9~10月采收成熟果实,随采随播或用湿砂层积贮藏至次年3~4月春播。
按17~20cm行距开浅沟,以3~5cm株距点播种子,每亩用种量5~6kg。播后覆土盖草,浇水保湿。出苗后揭草遮荫,结合松土除草,追施稀薄人粪尿,促进幼苗生长。
苗高50cm时定植,按行株距各4m栽植。以后每年全面抚育管理1~2次。注意防治炭疽病、象鼻虫、金花虫等。
采集 每年采收2次,第1次为主采期在8~9月间;第2次在翌年2~3月间。采摘后,微火烘干,或用开水浸泡片刻,待果实转红后晒干。药材主产于广西西南部、西部及云南东南部。
鉴别
性状 八角聚合果多由8个蓇英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直径3~4cm,下面有弯曲的果柄,长3~4cm。蓇葖果长1~2cm,宽7~10mm,高6~10m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
每个蓇葖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形,长8mm,宽5mm,一端有种脐及珠孔,另端有合点,中间有狭长的种脊,种皮红棕色或黄棕色,平滑有光泽;质脆,胚乳白色,富油性。香气浓郁,味辛甜。
以个大、完整、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土八角由10~13个星状排列的蓇葖果集结而成,着生于同一中轴上,下方有一短果柄,但多数脱落。
蓇葖果阔披针形,末端弯曲成鹰爪状,长1~1.8cm,宽5~8mm,厚2~4mm,上面开裂,露出种子1粒;果皮外表棕褐色,皱缩,内表面淡黄色,平滑有光泽。种子扁卵圆形,长约6mm,表面棕黄色,光亮,较平截的一端有种脐,另一端有合点,边缘的一侧有一条细窄的种脊;种皮质脆,种仁白色。气香,味甜而带麻辣。
显微 八角茴香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外被不规则小突起的角质层。中果皮为多层厚角细胞,其内为薄壁细胞,有散在的油细胞、维管束;在腹缝处有数列厚壁细胞。内果皮为1列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在腹缝线部分为石细胞;石细胞层从腹缝线向内逐渐加长,与柱状细胞层衔接。
种皮表皮细胞为1列排列紧密的长方形石细胞。(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74.75)。 粉末:淡黄色或红棕色,气芳香,味辛、甘。 ①果皮石细胞 呈类长方形、长条形、长梭形或类长圆形,末端钝圆或平截,少数一端略尖,完整者长76~470μm,壁厚5~54μm,有的厚薄不匀,层纹隐约可见,孔沟较粗。 ②种皮石细胞 为厚壁栅状(外种皮外表皮)细胞;断面观呈长方形;长(径向)117~216μm,宽(切向)27~117μm,壁厚7~36μm,近两端壁稍薄,此处胞腔扩展并分枝似星芒状,孔沟较稀疏,层纹明显;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底面观),或垂周壁波状弯曲似星状(顶面观)。 ③种皮巨细胞 为种皮下皮细胞,有时与种皮石细胞相连;细胞扁薄,表面观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72~128μm,壁不均匀木化增厚,约8μm,近似石细胞,有纹孔;断面观呈扁长方形,厚约18μm。 ④果柄石细胞(中轴),单个散在,呈不规则分枝状,分枝断面观宛如小形石细胞,直径40~90μm,壁厚9~25μm,孔沟稀少,层纹细密,极明显。 ⑤果皮纤维 常与果皮石细胞连结,呈长梭形或长条形,末端尖或钝圆,长504~1354μm,直径19~94μm,壁厚3~27μm,孔沟较细,有的可见具缘纹孔,纹孔口相交成人字形或十字形。
⑥内果皮栅状细胞 完整者呈长方形或长柱形,排列整齐,长(径向)117~540μm,宽(切向)47~81μm,壁薄,微木化,断裂面可见微细纹理,纹孔稀少,十字形。另可见外果皮表面细胞、草酸钙方晶、油细胞等。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93)
理化 取样品粉末1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提取挥发油,将油溶于1ml氯仿中,点于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9∶1)为展开剂,展距16cm,喷以5%香荚兰醛浓硫酸溶液,有一樱红色斑点与茴香醚相对应。(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60B)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炒八角茴香:取原药材,于热锅中,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果实含挥发油4%~9%及脂肪油22%,枝条亦含挥发油。
挥发油主成分为茴香醚(Anethole),约占80%~90%。此外,还含有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Anisadehyde)、茴香酸(Anidic acid)、茴香酮(Anisylacetone)、蒎烯(δ-Pinene)、水芹烯(L-Phellandr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油精(Cineole)、黄樟醚(Safrole,黄樟素等)。叶中亦含茴香脑、茴香醛。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5。
【药理】:
①抑菌作用 果实的醇提物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菌作用[1]。
其所含成分之一甲基胡椒酚也有抗菌作用[5]。 ②性激素样作用 其所含的茴香醚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其活性为50小鼠单位或100大鼠单位[2]。
③升白作用 茴香醚和甲基胡椒酚均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正常狗ig茴香醚200mg/只或im 300mg/只;正常家兔和猴im 100mg/只,给药后24h即出现升白现象。
ig或im均能防治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与烷化剂同服可减低毒性,提高存活率,白细胞下降慢,恢复快[3,4]。 ④其它 甲基胡椒酚还有解痉和镇静作用[5]。
毒性 ①八角茴香含少量黄樟素,黄樟素对大鼠和狗可诱发肝癌[6]。 ②对八角茴香提出的挥发油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选用菌株为TA98、TA100。
结果表明,挥发油中黄樟醚未显示出致突变作用,可能含量太少,不能引起测验菌的回复突变[7]。
③八角茴香研粉,水煮,过滤,浓缩后小鼠(n=5)ig,25g/kg,观察7d无一死亡[8]。 ④茴香醚小鼠ig LD50为4000mg/kg[4]。
参考文献 [1] Ind J Pharm 1968;30(2):43 [2] Biochem J 1938;32:641 [3] 中草药通讯 1979;(8):16 [4] 药学通报1980;15(3):142 [5] CA1974;80:244j [6] 中华医学杂志 198767(8):432 [7] 贵州医药 1987;11(1):31 [8]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5(9):8
。【药性】:
性味 辛,温。
①《本草品汇精要》:“辛、甘,温。” ②《本草蒙筌》:“辛,气平。” ③《本草通玄》:“热。”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 ⑤《中药大辞典》:“辛、甘,温。”
归经 入脾、肾经。
①《本草蒙筌》:“人心、肾、小肠、膀胱。” ②《本草求真》:“入肝、膀胱、小肠。”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效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 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腰痛,食欲不振。 ①《本草品汇精要》:“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绞痛。” ②《本草蒙筌》:“主肾劳疝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胱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治)诸瘘,霍乱。” ③《医学入门》:“专主腰痛。” ④《本草正》:“除齿牙口疾,下气,解毒。” ⑤《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 ⑥《中药大辞典》:“温阳,散寒,理气。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温中理气,健胃止呕。治呕吐,腹胀,腹痛,疝气痛。
” ⑧《中药志》:“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呕吐,食欲不振,疝气腹痛,腰痛。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普济方》:“治大小便闭,鼓胀气促:八角茴香7个,大麻仁15g。为末,生葱白21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之,日1服。” ②思仙散(《活人心统》)治腰痛如刺:八角茴香、杜仲各炒研9g,木香3g。水300ml,酒150ml煎服。 ③《仁斋直指方》:“治小肠气坠:八角茴香、小茴香各9g,乳香少许。水(煎)服取汗。” ④《普济本事方》:“治膀胱疝痛:舶茴香、杏仁各30g,葱白焙干15g。为末,每酒服6g,嚼胡桃送下。” ⑤《脚气治法总要》:“治风毒湿气,攻注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走无力,皮肉尅热:舶上茴香(炒)、地龙(去土,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乌药(锉)、牵牛(炒)各30g。研杵匀细,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盐汤下15丸,日2。”
单方应用 ①《简便单方》:“治腰痛如刺:八角茴香炒研,每服6g,食前盐汤下,外以糯米30~60g,炒熟,袋盛,拴于痛处。” ②《仁斋直指方》:“治腰重刺胀:八角茴香炒,为末,食前酒服6g。”。
【医药家论述】:
黄宫绣《本草求真》:“大茴香,据书所载,功专入肝燥肾。凡一切沉寒痼冷而见霍乱,爕疝、阴肿、腰痛及干、湿脚气,并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服皆有效。盖茴香与肉桂、吴茱萸皆属厥阴燥药,但萸则走肠胃,桂则能入肝肾,此则体轻能入经络也。……故能治疝有效。余细审八角茴味,其香虽有,其味甚甘,其性温而不烈。
较之吴茱萸、艾叶等味更属不同。若似八角大茴甘多之味,而谓能除沉寒痼冷,似于理属有碍,盐水炒用,得酒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