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缨花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346页(921字)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 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云南中草药选》),映山红(《贵州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马缨杜鹃的花。
原植物 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
形态 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达12m。
枝条直立,初有丛卷毛。单叶革质,簇生枝顶,叶柄长1~2cm;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5cm,宽2.5~3cm,背面有灰白色至淡棕色薄毡毛。头状花序顶生,有花10~20朵,有毛;花梗长约1cm,密生红棕色毛;花萼长约3mm,5裂,有绒毛和腺体;花冠钟状,深红色,长4~5cm,肉质,基部有5个蜜腺囊;雄蕊10,花丝无毛;子房密生红棕色扁化毛。蒴果圆柱形,长约1.8cm,有毛。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89页.图4131)
生境与分布 生灌丛中。分布于云南、贵州。
缅甸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春、夏季采收,阴干或鲜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蛀。
【药性】:
性味 苦,凉。
有小毒。
功效 清热拔毒,止血,调经。
主治 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贵州药用植物名录》:“治红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云南中草药选》:“治骨髓炎:马樱花9~15g,煎汤,内服。” ②《贵州药用植物名录》:“治红崩:马缨花9~15g,煎汤,内服。”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流感,痢疾:马缨花9~15g,水煎服。”
上一篇:马槟榔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