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花叶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830页(619字)
【名称出处】:《贵州草药》
【概况】:
基源 为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的叶。
原植物 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
余项参见“白刺花”条。
【化学】:
含香叶木甙[1]、槐果碱(Sophocarpine)、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2,3]和槐胺[4]等5种生物碱。
参考文献 [1] CR Seance Acad Sic Ser D 1966;263:249 [2] 西北药学杂志 1988;3(2):19 [3] 药学通报 1981;6(2):52 [4] 西北药学杂志 1989;4(2):16
【药性】:
性味 苦,平。
《贵州草药》:“苦,平。”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杀虫。
主治 白口疮,疥疮,痈疮肿毒,阴道滴虫。 ①《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毒肿。” ②《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治白口疮,痈肿,疥疮,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