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绵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926页(388字)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绵(《本草拾遗》),蚕绵(《医林纂要》)。
基源 为用蚕茧下脚经精炼、扯松的制成品。
【药性】:
功效 收敛止血。
主治 吐血,衄血,便血,血崩,赤白带下,外伤出血,聤耳,冻疮。 ①《本草拾遗》:“新绵一两,烧为黑末,酒下,主五痔。衣中故绵絮主卒下血及惊(金)疮出血不止,取一握,煮汁温服之。
” ②《纲目》:“绵灰主吐血,衄血,下血,崩中,赤白带下,疳疮,脐疮,聤耳。” ③《医林纂要》:“烧存灰性敷冻疮,补龟裂。”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入散剂,1.5~3g。
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撒或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