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理财手册下》第1500页(3906字)

比较法又称对比法。该种方法是将两个同类指标直接进行对比来确定数量差异的一种方法,它是应用最悠久、最广泛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可以明确经济现象之间的差距,确定财务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异,有了差距(差异)就说明有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比较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客观存在的差距,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指明方向。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依据分析的不同目的要求,可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本期实际指标同以下内容进行对比:

在运用对比法分析时,可选用上面某一项指标内容进行对比,指标之间的对比,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的对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绝对数对比

绝对数差异=本企业本期某项财务指标实际水平-与其比较的该项指标水平

注:与其比较的该项指标水平指所选择的上表中的某一对比内容,若计算本年比上年增长额,则指该指标的上年水平

相对数对比

举例:ABC企业本年利润总额2,400万元,上年利润总额2,000万元,计算增长额、增长率。

绝对数差异本年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额=2,400(万元)-2,000(万元)=400(万元)

以上是对比法的最基本运用,通过一组指标的对比,就可对企业财务状况有初步的了解。

在实际工作中,对比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相比较。这种比较是同一时期的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可以揭露实际脱离预算的总差异,明确预算执行的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差异发生的原因指明方向;同时,通过这种比较,还可评价预算本身的正确性和先进性,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通常,一般用(用△U表示绝对数差异,△N%表示相对数差异(即:差异率),用N1表示实际数,用N0表示预算数,则计算差异额和差异率的公式为:

△N=N1-N0(超预算额=(本期实际数-本期预算数)

△N%=N1/N0×100%-1

举例应用如下:

某商业零售企业商品销售利润

1993年预算完成情况表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商品销售利润的合计数超过预算176,000元,超额完成13.95%,但从各柜组完成销售利润预算的情况来看,甲柜组超预算30,000元,超额完成预算10%,乙柜组超预算30.000元,超额完成预算25%,丙柜组也超预算120,000元,超额完成预算15%,而丁柜组却未完成预算,相差4,000元,差异率为-9.52%。通过这样的比较,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该零售企业商品销售利润完成了预算,这主要是由于甲、乙、丙三个柜组大大超额完成了预算的结果,而丁柜组却起了相反的作用,这样,既反映了各柜组完成商品销售利润预算的情况和水平,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即差异所在),这样就为进一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指出了方向,为分析的深入和进一步改进工作指出了重点和方向。

以这个例子还可看出,不应仅仅是对一个总量指标的对比,该零售企业如果只进行商品销售利润总额的对比,得出本年利润总额比预算增加176,000元,增长13.95%,就给企业利润总额完成情况得出好的结论,不深入分析,就难以发现丁柜组所起的相反作用。因此,无论企业是否完成利润总额预算却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更具体的对比,并在对比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

(2)本期的实际指标同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相比较。它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发展变化趋势、速度、规模以及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通常,我们一般用N1表示本期实际数,用N0表示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数,计算差异额和差异率的公式如下:

△N=N1-N0

(即:差异额=本期实际数-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数)

△N为正数时,表示增长额;为负数时,表示减少额。

△N%为正值时,表示增长率;为负债时,表示降低率。

举例应用如下:

某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所得税后的净利润为687.95万元,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为40万股;1992年所得税后的净利润为537.01万元,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为39万股(年初股份数与年末股份数的平均值),该企业没有优先股。根据上述资料对该企业的所得税后净利润以及每股盈余运用对比法进行分析评价。

1993年与1992年相比:

所得税后净利润增长对比

△N=687.95-537.01=150.94(万元)

每股盈余增长对比

△N=17.2-17.9=-0.7(元)

某股份公司1993年与1992年有关指标对比

从上表看出,该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比1992年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增长额为150.94万元,增长率为28.11%,增长幅度较大,从企业发展规模盈利水平来看是较好的,但是仅凭这一项就给企业财务状况得出好的结论是不够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每股盈余有所下降,降低额为0.7元,降低率为3.91%,这一点必须引起企业财务人员的注意,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对于该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以及准备向该公司投资的人员来说,同样要注意,不能只看所得税后利润额的大小,更要看每股盈余的高低,将此作为进行投资的依据之一。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除非与其他数字相比较,单单一个绝对数或比率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3)同一时期,两个企业之间的比较,它能说明两个同类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别程度,有利于找出差距,赶上先进。在进行两个企业的比较时,要特别注意,应是同行业的比较,因为,不同行业国家实行不同的倾斜政策,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在同行业企业间比较时,经营规模、资本相同的企业,可以直接进行绝对数额的比较,即,直接比较与财务状况有关的指标。而等企业经营规模、资本不相同时,则必须进行相对数的比较。比较的方法同(一)、(二),计算出差异,可以看到差距,对差距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找出主观上存在的不足,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提高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对比法还可以运用于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不同方案预计指标的比较,以说明何者为最优方案,以便作出决策。

以上是对比法常见的形式。在运用对比法进行各方面的对比时,必须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对比的指标必须是同类指标,范围相同,时间相同,性质相同,计算方法相同。特别是对1993年7月1日前后的指标对比时,更要注意可比性,因为新旧财会制度在核算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等,还应注意199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税法和新的外汇管理办法对一些指标的影响。指标的可比性越高,分析的结果就越可靠。但是,企业财务指标是企业财务、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的时期,各种新经济政策不断出台,加之不同企业,其条件总有一定差别,因此,所谓可比性只能是相对的,应该根据分析的要求,考虑到对比指标之间的差距,在需要和可能的情况下予以调整,不能过分强调指标的可比性,否则就会影响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享到: